虽然只有一个人任教,瞿廷芝仍能开满所有科目。(照片均由瞿廷芝本人提供)
4“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个29年呢?”
“人这一辈子,有多少个29年呢?”
刚考进村小当幼教老师的时候,瞿廷芝的父亲对她说:干一行就像个样,别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她一直记着这句话,29年没动地方。
29年,学生换了整整一辈人。
村民赵海芳曾是瞿廷芝最早的学生之一,长大后嫁在本村。如今当了妈,大女儿又成了瞿廷芝的学生。“我头一天送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就跟她说,你要听老师的话,这也是妈妈的老师呢。”
新学年,村民吴晓燕的儿子将要从学前班升入小学一年级。“没有瞿老师,孩子就得去山下念书,我就得跟去租房住。”
吴晓燕的丈夫在保定打工,留在家里的她养了20只山羊。孩子送去学校,她就去山上放羊。快放学时,就圈好羊去接孩子。“这么一算,孩子在本村念书这几年,倒省了一大笔钱。”
“谁要是调瞿老师走,我第一个去拦着!”遇见我们的时候,村民张喜梅正蹲在路边等车,脚边放着一只乱扑腾的大公鸡和半袋子土豆。她要赶下山的唯一一趟车去县城看望刚生了外孙的小女儿。
张喜梅的三个孩子都曾是瞿廷芝的学生,小女儿更是考上了大学,如今在易县县城上班。
“谁能像瞿老师那么有耐心?在我们这穷山沟,别的老师待不了两天就得走。像她这样闷头一教就快30年的,你去附近村打听打听,就是她!”张喜梅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山里人不善说感激的话,有啥心意,一般是用做事来表达。
瞿廷义是马圈子村的村委会主任,比瞿廷芝大不了几岁。他说从自己记事儿起,全村一直是吃浅表水的。可去年,村里却把唯一一口深水井打在了村小门口,专供学校。
在这之前,瞿廷芝每天要到学校后山上的村民家拎水。几百米山路,一天四桶。按当地的风俗,村民一般不愿意让外人到家里借水。“水是财,别人拎着水走了,财运好像也就给带走了。”可因为是学校用水,人家从来都没抱怨过。
但近两年,附近几米深的水井渐渐干了,全村吃水都不方便起来。村小学用水更费劲,瞿廷芝年过半百,来回打水辛苦不说,还不安全。去年村里来了扶贫工作组,问瞿廷义村里需要什么帮助,瞿廷义说,要帮助的事再多,学校吃水这事儿也得先解决。
就这样,今年开春解冻后,工作组从县水利局找来技术员实地勘测,投资15000元,打了一口90米的深井,还接了电泵和水管。
“现在我在学校厨房,拧一下水龙头就出水了!”瞿廷芝提起这事,高兴得合不拢嘴。
记者手记:大山里的 “人梯”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山深处的瞿廷芝,和她一个人坚守的马圈子村小学,可能不会为外人所知。
2011年,为了给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拍摄一期节目,“顺着山路一直走到头儿”的央视记者偶然来到了马圈子村小学,这才使瞿廷芝和她的故事第一次走出了大山。
事实上,仅易县紫荆关中心小学所辐射的25个村,像瞿廷芝这样由一位山村教师独自支撑的教学点,就有9个。
瞿廷芝说,其实我们这里有路,条件还不算最艰苦的。
“瞿老师就是山里一代代老教师的缩影。我的小学老师都是民办教师,一辈子默默无闻,可当初没有这些老师,哪有我的今天?”紫荆关中心小学校长赵文军是走出大山又走回来的大学生。虽说从职位上讲,如今的他是瞿廷芝的顶头上司,可是说起“瞿老师他们”,赵文军的语气里,总是带着特别的尊敬。
近年来,山里的教育条件越变越好,免费的课本、免费的午餐,以前不敢想的设备和课程……这些令瞿廷芝和学生家长们对未来充满憧憬。然而所有这些改变,无不跟瞿廷芝这种一个人的坚守有关。
瞿廷芝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山外打工,有的甚至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对山外的世界,这些年幼的孩子,还谈不上有多么清晰的认知和梦想。
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正是通过瞿廷芝这样的坚守,才使他们得以在人生的起点,借助一种叫做知识的力量,努力地向未来眺望。
而那些像瞿廷芝一样扎根在崇山峻岭间、全心全力托举着孩子们的山村教师,正是大山里的“人梯”。
文/河北日报记者 周聪聪 王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