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媒体人的塞罕坝情缘:55载,记录坝上这片绿

2017-08-24 06:20: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55载,记录坝上这片绿

——河北媒体人的塞罕坝情缘

河北媒体人的塞罕坝情缘:55载,记录坝上这片绿

河北日报记者赵书华(左)采访第一代塞罕坝务林人。  记者张昊摄

阅读提示

1962年2月21日,河北日报刊登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建场的消息。从那时起到现在,河北媒体人对塞罕坝的关注已经55年了。半个多世纪里,新闻里的塞罕坝常写常新,总有写不完的故事。

这片林海以及这些造林人的故事,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河北媒体人。如同林场内三代人的接力造林,报道塞罕坝的河北媒体人也在薪火相传。他们一次又一次走进那片原野、那片林海。他们用笔为英模树碑,用镜头为奉献留影。让世界听到塞罕坝的故事,感受中国生态建设的不凡轨迹,已成为他们的使命。

见证艰辛,收获感动

时过40年,河北日报老记者门振成依然记得那次在塞罕坝的采访。

那是1977年10月28日,白天下了一天的雨。结束一天的采访,同行者纷纷返程,门振成却决定留下。他想多住几天,让采访更深入一些。

晚上,门振成和林场职工们一起睡在营林区职工宿舍的大通铺上。半夜时分,大家突然被外面爆竹般的响声惊醒了。原来,雨落在树上,结成了厚厚的冰,刚刚长成的小树不堪重负,纷纷折断。

快去看看树!人们喊着冲出门向山上跑去。他们用手托起被压弯的树枝,用木棍敲打树枝上的冰凌。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一夜之间,辛辛苦苦种了15年的林子,损失过半。

让门振成难忘的,是当时人们脸上那种痛惜的表情,就像是自己的胳膊折断了一样。面对着一片狼藉的松林,不少人痛哭失声。

门振成第一次走进塞罕坝,就赶上了罕见的雨凇灾害。

这也是最早一批河北媒体人走进塞罕坝时经常能碰到的事。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从1962年建场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所经历的每一个重要节点,所遭遇的每一场重大灾害。

几十年之后,时光会冲淡人们的记忆,但第一代走进塞罕坝的河北媒体人,却用他们的记录,让后人真切感受着塞罕坝人当初的艰苦经历。

翻开泛黄的纸页,他们中的一位,为我们记录下了这样的画面:

来往途中,就见到了林场职工们居住的房舍,院墙是用长短圆木或板子围着,房子低矮,窗子窄小,门往里开。经人一讲,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自然环境的艰难:冬季北风凛冽,简易的房屋还是低矮些安全保暖;积雪数尺,屋门如果向外开,就推不开了。即便是花草满坡的夏季,一阵暴雨后,院里院外也是泥泞一片,黑洞洞的屋门里,涌出一团柴草点着的余烟……

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林场职工所塑造那大大的“人”字就凸显出来了。

门振成还记得,遭受雨凇灾害之后,林场立即组织职工开展生产自救,第二天一大早,所有的人就都默默地上了山。大家流着泪扶起残枝,拖走断木。由于坡陡路滑,一位女职工在往山下拖断木时被砸断了腿,落下了残疾。

第二年春天,林场大规模的补种开始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才把这场雨凇灾害中损失的树木全部补种完毕。

灾难面前,门振成亲眼见证了塞罕坝人不屈的性格和不垮的精神。在当年的采访手记中,他这样写道:林子毁了,还能造出来!只要人不倒,塞罕坝就不会倒!

同样为塞罕坝这种精神所折服的河北媒体人还有很多。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王海泉就是其中一个。

2000年王海泉到塞罕坝机械林场采访的第一天,一件小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后来的文章中写道:林场中有一群黑红脸膛的汉子,他们大碗喝酒,大声谈笑,很男人地诉说他们经历的很多事,但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吸烟。

后来他了解到,林场建场初期不但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防火条件也很差,为防火,从那时起林场工人都不再抽烟。

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何以能保持如此高度的自律,对此,王海泉的理解是,如果你爱你所从事的职业,把你所从事的职业当成事业来干的时候,其他的都微不足道了。受此感染,王海泉从那时起开始戒烟。

在王海泉的采访中,类似的小事很多,他感慨道:“当我投入前期采访之后,发现在我省北部的坝上地区,竟然生活着那么多值得我尊敬的人,发生了那么多令人感动的事。所以后来我修改了拍摄计划,拍了部四集的系列片《守望家园》。”

见证坚守,洗礼精神

塞罕坝的夫妻望海楼,河北媒体在不同时期都曾有过报道。

上世纪90年代,河北日报记者张利平曾采访过一对瞭望员夫妻。丈夫叫陈瑞军,妻子叫初景梅。他们从1984年起在望海楼驻守了12年,直到1996年陈瑞军患病,夫妇俩才从坝上撤了下来。

张利平记得,由于远离人烟、食物单调,他们的儿子长乳牙和学步都晚于同龄孩子,直到5岁的时候,孩子仍然只会叫爸爸、妈妈。至于女儿陈燕,他们只能长期把她放在坝下的农村老家。

那时望海楼条件简陋,没有报纸,更没有电视。张利平问他们是如何熬过寂寞的,夫妻俩说,只要这片林子每天平安,不出事,越寂寞越好。这话让张利平至今仍很感慨。无论到了什么年代,无论用上多少高科技,什么都不能代替人的坚守。

今年7月,河北日报记者赵书华随全国媒体采访团在塞罕坝采访,意外地听到了这个故事的“续集”。

2015年,林场举行演讲比赛,组织者邀请陈燕写写父母的故事。2011年,54岁的陈瑞军已经病逝。在陈瑞军离去数年后,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的女儿陈燕真正地理解了父母。

当时,说好了三天交稿,可陈燕一周后才交。她说:“我是一边哭一边写,真的是写不下去啊!”后来,在这篇蘸着泪水写成的演讲稿里,陈燕写道,“思念是林,绵延成海,爸爸,在那高高的望海楼上,我已经不知道您是一棵树还是一个人了。爸爸,您的小燕子想您、心疼您!”

早期的塞罕坝,还完全没有旅游的概念,即便是在盛夏,外人也很少光顾这片遥远而又寂寞的林地。早期的媒体人描述,常会发现,有半大孩子愣愣地站在院门口,看着陌生的人们……记者甚至为此心生疑惑,漫长的寒冬,冰雪世界,他们是怎样熬过的?

陈燕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母。类似这样,众多的“林二代”“林三代”也对前辈有着深深的理解,他们接过前辈手中的工具,一头扎进了这茫茫林海。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前辈执着坚守的精神光芒。

河北媒体记者,和塞罕坝造林历经了三代人一样,也在薪火相传。

其中,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第一代报道塞罕坝的前辈们曾经饱含激情地记录过林场创业初期那段火热的岁月,第二代记者见证过塞罕坝的“林二代”接过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使命与担当,继续扎根荒原的坚定信念。

受塞罕坝精神所鼓舞,河北媒体人对塞罕坝的报道经年不断,不管道路多么远,不管是大雪纷飞还是阴雨连绵,他们一如既往,去记录那片林、那群人,去迎接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一位早期采访过塞罕坝的媒体人曾记录过上坝的行程:租一辆班车,拉着二三十个人,车窗车门哗哗响着前行,只感觉车、人就要散架了。爬到上坝的最后一道山梁时,众人都困乏得不行,车身猛歪,我脑袋狠狠地撞在玻璃上。还好,玻璃没碎,脑袋起个大包。

而十几年后王海泉的一次补充采访,路途也充满了艰难:“当时摄制组已经解散,栏目组里已经没有摄像师可派,我只好一个人带着器材去塞罕坝林场。那一次我带了一台摄像机、一个三脚架、一台监视器、一支采访话筒、一个挑杆、四块电池,加上我的行李一共是三个大箱子。去的时候坐火车,到承德市换乘汽车,第二天中午才到了围场……”

接过前辈的相机,河北日报摄影记者贾恒2010年和2015年两度走进塞罕坝,两次都是拍摄望海楼,两次都是在冬季。这时,条件已经好了一些,铲车可以先把主路清理一下,但向山顶走,依然要迈进没膝的积雪。

他镜头下的刘军、齐淑艳夫妇当选为2016年河北十大新闻人物。今年七八月间,贾恒第三次上坝采访,他发现,原来坝上还有这么多人的时候,景色也可以有着漫山大雪无法相比的美丽。

见证时代,坚定使命

当“生态文明建设”这几个字和塞罕坝同时出现在脑海中,承德日报社副总编周易觉得精神为之一振:塞罕坝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正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范例吗?

周易出生的村子距离塞罕坝很近,无论是母亲灶前燃烧的干柴枝,还是父亲带着学生开展的暑期勤工俭学,从周易很小的时候塞罕坝就深深铭刻在他头脑中。

从事新闻工作后,他曾经不止一次进入塞罕坝采访。但就在2013年9月的这个时间节点上,周易忽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他要把塞罕坝的故事传播出去,要让塞罕坝的精神去鼓舞人。

带着这样的新认识再次走进塞罕坝时,周易眼前的林海,已不再是单纯的美景。他采写的报道,充满了沉甸甸的思考。

通过河北媒体记者的笔、镜头,塞罕坝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塞罕坝迎来了一拨又一拨媒体记者,一次又一次被闪光灯所聚焦。

周易说,他颇为自豪。因为,他感到,自己不仅完成了使命,也让自己的记者生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事新闻工作的22年时间中,周易有60多篇报道获得省级以上好新闻奖项,其中相当数量都是关于生态的报道。

他说,在承德市的媒体人中,像这样关注生态的,并非自己一个人。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是承德市的新定位,更是他们这些当地媒体人的新担当,如同绷着一根弦,生态是他们头脑中永恒不变的主题。

为生态文明建设鼓与呼,众多的河北媒体人,而今都担负起了这样的使命。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魏海超、承德电视台记者张新星同在本台的对上报道部。他们有关塞罕坝的报道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精神。用魏海超的话讲就是,55年来,塞罕坝林场的职工正是用钉钉子的精神,为河北地图的最北边,染就了一片绿色;传播这种精神,我们的报道,也要体现出这种精神,这是我们的使命。

河北日报记者张昊是个90后,今年7月首次上坝。被塞罕坝精神所感染,他说自己突然之间有了某种使命感,他选择把镜头对准了林场内的80后、90后,他要用这些年轻人的事迹来告诉同龄人,青春,还可以有另一种活法:他们与青山为伴,与绿树为友,把青春奉献给了塞罕坝,在这片美丽的高原上,他们以绿树为笔,以大地为卷,书写下青春的诗篇。  (记者 董立龙)

感言:一次采访一生情

去过塞罕坝的人都知道,那里景色很美。但很多河北媒体人走进塞罕坝采访时却发现,最美的还是那里的人。

当年的艰苦奋斗,大多只能从林场老一辈职工的叙述中去感知了。但是从他们讲起往事的飞扬神采中,河北媒体人所看到的,更多的不是他们脸上那些皱纹所折射出的岁月沧桑,反而会觉得,恰恰是那段艰苦岁月,才让他们的人生充满精彩。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想,那些深入塞罕坝采访的媒体人说,我们深入的过程,也常常是一个被感动的过程。

2015年12月,住在望海楼的那个深夜,河北日报记者贾恒深深地理解了刘军、齐淑艳夫妇。当报道刘军夫妇的摄影报道见报后,很多朋友给他打来电话,诉说他们内心激起的波澜。

这样的经历,也许每一位传播者都曾有过。但塞罕坝带给河北媒体人的类似经历格外多。

河北日报老记者门振成今年已77岁,回忆起40年前采访塞罕坝的经历时,内心的情感印记,历经40年依然没有淡去。

之所以没有淡去,是因为媒体人的一种使命感。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媒体人有幸能在社会进步的每一个关键节点进行现场见证。我们乐于见到塞罕坝的故事传遍全国,走向世界,让塞罕坝的精神鼓舞更多人们,让塞罕坝的经验造福更多地区。

因为,在塞罕坝的故事里,在塞罕坝的精神中,已经融进了河北媒体人的心血。正因如此,每一个为此努力过的河北媒体人,都期待着塞罕坝所代表的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呈现更多、更美的画卷。

文/记者 董立龙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