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记者雷蕾 记者赵永辉摄
作为外宣媒体人,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每一次采访报道中找故事也就成了我们的日常。
在到达塞罕坝之前,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那些闪动在林海波涛之间的老一代塞罕坝人战天斗地的细节,从资料中读来,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句“荒漠变绿洲”可以概述。直到我和同事们真正到了那里,亲耳听、亲眼看、亲手记录下林场人的故事,一切才鲜活了起来。
起初,我们以为感人的故事会不绝于耳,但实际上,这些与林为伴的塞罕坝人习惯了艰辛,习惯了寂寞,他们不善言辞,你不问,他们不说,说出来的都是实在的心里话。
81岁的张省老人,造林40年,“文革”遭迫害被迫离开。“文革”结束后,一天75公里,他连续7天跑去林场,要求回林场继续植树。问他什么时候觉得最难,老人不假思索朗声答道:“不知道!没有!”
78岁的任仲元老人,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来到林场后自己动手改造了植苗机,提高了植苗效率,为万亩林海重生打下了成功的基础。他反复跟我们讲:“我不是天生的英雄,这些都是工作需要。回忆我的一生,感到很有意义,一开始没想到会来林场,到后来有了成就感,感慨很多,只要工作脚踏实地,必有成就。”
防火瞭望员刘军是这次采访中最耀眼的“明星”,在经历了各路媒体的问题“轰炸”后,问他有没有想过换工作,这个质朴的汉子淡定地回答说:“我对这片树林已经熟悉了,能汇报清楚,换了人来报不清楚,如果有了火情,会跑岔路。”
23岁的分场员工李爽,是个阳光开朗的姑娘,这个90后姑娘是年轻一代塞罕坝人的代表。她总是笑眯眯地答话,她说:“这儿的条件比预想的要好,来到这里的人都会爱上这里。现在,我有了男朋友,一辈子就‘嫁’给塞罕坝了。”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已经深深融入了塞罕坝人的血液之中。造林、护林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工作,而是生活。他们不会讲高大上的道理,对他们来说,这片林场就是他们的亲人。
生态保护已经不是任务,而是习惯,无论在哪里,遇到哪个岗位的塞罕坝人,他们最先说的总是保护,保护,再保护。
正是有了这样的保护,如今的塞罕坝才能成为动植物物种的基因库、华北水源的涵养地,才能成为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生态服务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
这样的成就让每个真正走进塞罕坝的人都感到震撼。
为了给世界讲好塞罕坝故事,中国日报英籍记者方丹参与了报道。虽然前期也翻阅资料做了功课,但真正走进塞罕坝后,方丹仍然为这片人工林的气势而感叹。当他登上望海楼,更加真切地看到满眼的绿水青山,他说塞罕坝人“这花费了半个世纪从沙漠变成的绿洲,正是人类精巧、坚持和努力的最好范例”,这片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正是中国值得骄傲的成就”。
沉默、坚忍的塞罕坝人在沙漠上创造了绿色奇迹,作为媒体人,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故事让人听到;作为外宣媒体人,我们有责任让他们的故事让世界听到。
讲述着塞罕坝的故事,英国小哥方丹出镜的视频产品上线三天,观看量即达到了400万次,并收获了大量中外网友的留言。
一位美国网友留言:“没想到中国还有这么美的地方,中国人的努力与当地的风光交相辉映,让人震撼!”另一位外国网友赞叹:“虽然我还没有去过,但我爱这个美丽的国家。”
外宣媒体人要让世界看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前进中的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努力。这正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相信,在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带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万亩林海出现;在塞罕坝精神的带动下,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方式将进一步融入人民的生活。
我们要讲的故事,还会有很多。 (中国日报记者 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