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呼唤“工匠精神”

2016-12-16 08:08:0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艳荣
随着莫言、曹文轩、刘慈欣等人获得国际性文学大奖,华语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一点不容否认,那就是这些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秉持了一种精神,一种对于文艺事业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砥砺推敲的“工匠精神”。

    □周思明

    新时期以来的思想解放与市场开放,为当代中国文学迅猛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宝贵契机,涌现出了大量作家作品,而网络文学大潮的逐渐涌现,更为当代文学增添了新鲜血液。但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量粗制滥造的文学垃圾。随着莫言、曹文轩、刘慈欣等人获得国际性文学大奖,华语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有一点不容否认,那就是这些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秉持了一种精神,一种对于文艺事业恪尽职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砥砺推敲的“工匠精神”。

    俗话说得好:隔行不隔理。关于“工匠精神”,不妨先看一个典型案例。据媒体报道:在法国西南部的巴斯克地区,有一家近200年历史的家庭手杖作坊。女主人妮科尔和哥哥们从小就跟着长辈学手艺,从选材、烘干到装饰铜片的雕刻,再到包裹手杖上端的皮革编织法,每一道工序都耗时耗力。每一根手杖仅原材料欧楂树枝的采集、剥皮、烘干等准备工作就需耗费至少15年时间。之后的雕刻、裹皮都要人工完成,即便是最熟练的老手,也要花费三四天。凭借着这门薪火相传的手艺,该家族的手杖被巴斯克当地人视为身份与荣誉的象征,更被作为珍贵的礼物赠予多位国家元首与世界知名人士。妮科尔说:“我们家祖祖辈辈守着这座房子,做好的每一根手杖都有一个灵魂,凝聚了我们的感情。这就是我们代代相传的工艺与精神的全部。”这个故事中,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传承、时间、灵魂、感情。这些,正是对“工匠精神”的精辟概括。

    据说,外国人学中文,学得最快的一个成语是“马马虎虎”。“马马虎虎”这个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频率很高,这无疑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其实,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文学史上曾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这些传世佳作,蕴含着难能可贵的“工匠精神”。从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到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从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到曹雪芹的“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都雄辩地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好作品是靠刻苦推敲出来的。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和“捻断数茎须”的狠劲,决不会产生“一吟双泪流”的感人效果;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难以打造出传世经典。

    然而近年来,利益驱动使得人们心态越来越浮躁,许多创作者也变得焦虑起来,甚至于把传统的“工匠精神”抛至九霄云外。为了名利,不少创作者每天洋洋洒洒要写数篇文章投寄出去,有些网络写手更是每天要“敲”成千上万字,根本不去花时间用心修改。俗话说“慢工出细活”。那些匆匆抛出的急就章,不是残次品,就是易碎品,绝对不可能是精品。文学创作上的“工匠精神”,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词语法不能乱用,标点符号不可乱点,更不允许出现逻辑、结构、布局的错讹。但我们看一些当代作品,诸如此类的错误随处可见。

    与鲁迅、茅盾、巴金、老舍等作家作品的精准、精湛、精深相比,当代一些作家作品,往往经不住推敲,耐不住考验。由于缺乏深厚扎实的文化积累,一些作品只要涉及中外历史文化典故、典籍乃至特定时代生活的描写,就会显得捉襟见肘、露出马脚,甚至笑话百出。而一个怪异的现象是,如今的文坛,多见著名作家,少见著名作品,这是文学的悲哀。

    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当是“工匠精神”的具备与彰显。当前,作家艺术家亟须克服浮躁焦虑心态,须知,文艺作品就像铁木砧板,不经过反复打磨、加工,即使材质坚硬如铁,也是无人问津的。换言之,不经过精心打磨的所谓一气呵成的作品,往往是粗制滥造之作,这样马马虎虎的作品,除了作者自己孤芳自赏,很难载入史册。也就是说,创造受读者欢迎、为观众喜爱,能够流传后世的文艺精品,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引领与推动所致。文艺创作是一场艰辛的文化苦旅,要想打造出精品,文艺工作者必须摈弃浮躁,克服焦虑,拒绝诱惑,静得下心,忍得住孤独,顶得住压力,守得住清贫。

    成为一名优秀作家,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天赋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和不断弘扬“工匠精神”。写出作品以后,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至少要看两遍,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删去,毫不可惜。鲁迅的文章基本都是经过多次加工、反复修改而成的。比如,全文不足4000字的《藤野先生》,改动就达160余处。钱锺书写作《围城》,修改、删除达上千处。正因为创作上的精益求精,才使得他们的作品最终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学经典。

    文学大师们尚且如此,当代写作者就更应该有恒心、有耐心,去认真面对自己的文学创作。鲁迅有句名言:“我有一言应记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这是一代文学大师的经验之谈,也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对何为“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相关新闻

河北“反腐作家”一合病逝 代表作《黑脸》曾获鲁迅文学奖

2016-12-06 11:04:29

曾因写反腐败长篇报告文学《黑脸》轰动社会并使自己名声大振的河北作家一合于11月底病逝。

聚焦文学经验 诠释红楼叙事

2016-12-09 08:25:01

红学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它必须兼收中西观念与方法,以开阔的胸襟涵咏经典。《红楼梦》是一部中国人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人的精神现象学,最新的研究方法可以将它的多面性展现给当代读者,可以使红学具有当代水平。

冯骥才:从文学大家到民俗文化捍卫者

2016-12-06 12:47:12

冯骥才直言,已经建立名录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正趋向“十大雷同”。他说:“如果失去了千姿百态的文化个性和活力,传统村落的保护将无从谈起,‘留住乡愁’也将落空。”

网络文学的“大格局”与“小世界”

2016-11-28 21:08:39

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的责任一样,都应该静下心来,精益求精,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