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刘玉铭 河北日报记者李建成)为加快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承德今年重点组织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等重点水利水保工程。截至目前,共争取省以上水土保持资金13330万元,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
该市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首水规划、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批国家、省重点水保及生态修复等项目,使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明显加快,重点治理区显现了环境增绿和农业增效。项目主体布局分三个区,北部以沙棘、针叶树种为先锋树种,营造生态林区;中部发展油松、刺槐等生态林、经济林;南部利用水热、立地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树下水保,建设绿色果品基地。
同时,该市以监督执法为核心,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行为。结合水土保持调查和防汛安全检查工作,采取建设单位自查,市、县(区)联查等方式,对重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落实、监测落实情况检查和防汛检查。以机制创新为动力,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水土保持经费补助为导向、农户投入为主体和社会投放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加强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初步建立了重点县和21世纪首水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并开展了水土流失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