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 打造品牌 筑牢基石
廊坊成功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行列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银平 河北日报记者解丽达)8月31日,在宁夏银川召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会议上,文化部公布第二批示范区(项目)创建结果,廊坊市以综合考评中部地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誉称号。两年多的示范区创建,引领廊坊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崭新跨越。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介绍,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为抓手,该市不断夯实文化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两大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为重点,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廊坊市不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大力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他们强力推动市、县、乡、村四级文化设施建设,市、县两级先后建成了廊坊市文化公园、图书馆、博物馆、书法院(馆)、文联美术馆、好人善行功德馆,以及霸州博物馆、中国自行车博物馆、中华戏曲大观园、李少春大剧院、益津书院、范家坊工笔画院,三河市文化艺术中心、固安县大剧院、大厂民族宫及书画院、永清县贾广健艺术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同时,该市全力打造“乡镇半小时文化圈”、“农村十分钟文化圈”,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从市到县,从城到乡,廊坊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益健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有序推进,逐步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了为民所用。近年来,廊坊财政文化投入逐年增长,年均增幅超过30%。
突出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深入推进文化活动惠及千家万户。“幸福廊坊”文化艺术节、“彩色周末”广场文化活动、“梦想如歌”廊坊合唱艺术节、“双百双十”农村文化先进评比……近年来,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活动为廊坊百姓奉献了一场场丰盛的文化盛宴。一批特色鲜明、在全国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在廊坊大地相继涌现——香河县被授予全国“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先进县”,文安县在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表彰大会上受到表彰,安次区的“夕阳红”宣传队和被誉为“老百姓自己的剧团”大厂评剧歌舞团改革经验受到中央领导高度赞誉……廊坊市还组建起133支农村电影放映队,每年深入农村免费放映数字电影3.8万场次以上,每年送图书下乡10余万册,送戏剧下乡1100多场,送文艺下乡800多场,深受广大村民的欢迎。
他们还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建立了104个农村文艺辅导基地,安排专业人员分片包干开展文艺辅导培训工作,培养当地文艺骨干,强化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让先进文化之花盛开在廊坊城乡每一个角落。在廊坊,所有公共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均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读书看报、参观游览、文艺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免费提供。市图书馆、博物馆相继推出“书香廊坊”读书会、“文化沙龙”“廊博伴我成长”等一系列品牌服务项目。
发展壮大基层文化队伍,廊坊市全面筑牢文化强市建设坚实基础。他们落实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研究建立村(社区)文化管理员财政补贴制度,配齐配好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他们大力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着力建立健全了公共文化专业人才、文化志愿者、业余文化骨干三支队伍,积极引导和鼓励文化企业举办公益性文化展会、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命名了一批“公共文化共建联盟单位”、“公共文化精品团队”、“公共文化活动基地”,与热心公共文化事业的单位团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截至目前,全市活跃在城乡大地的花会秧歌队伍超过2600多支,文艺社团队伍1300多个,几乎是村村有队伍、天天有活动,成为民办文化的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