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塑像(陈列馆内)。
□文/图 记者 丁宝军
6月29日上午10时,在邢台市新河县荆庄乡西李家庄村,红军名将董振堂故居重修仪式隆重举行,董振堂将军后人、当地干部群众数百人参加。据悉,重修工程预计总投资210万元,将于今年国庆节前完工。
昨日上午,记者在西李家庄村看到,董振堂将军故居占地约200平方米,其中北屋6间为1966年大地震后重建的砖灰结构房屋,另外2间配房为土坯房,经过多年的自然风蚀侵袭,房屋、院墙均已破损严重。
按照董振堂将军的孙子董乃煌等后人对旧居格局、布局、外貌的记忆,进行修缮建设工作,尽最大努力还原董振堂将军故居地震前的原貌,按照规划,董振堂将军故居将迁至旧址西北方向约100米处还原布局建设,并在其周围修建群众广场。此外,还对将军墓地修缮工作也做了详细规划。
“留头不吃桃 吃桃不留头”
董振堂,1895年生,河北新河西李家庄人,1923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炮科,后投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因战功显赫,他由排长逐级递升至师长。
董振堂将军的孙子董乃煌说,在西北军任职期间,董振堂十分重视军队的群众纪律。有一次他带领部队路过深县,正值桃子成熟,严令不许官兵摘取,并下了一道手令:“留头不吃桃,吃桃不留头。”赢得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1931年12月14日,他和赵博生、季振同等率第26路军1.7万余名官兵,举行震惊中外的“宁都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起义部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任军团长。
1932年,董振堂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和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屡立战功,声名大震,成为驰骋中央苏区的一员骁将,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红5军团在董振堂的指挥下,不断发展壮大,与红1、红3军团并称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
三千将士以身殉国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董振堂率红5军团担任后卫。在湘江战役中,他率部在蒋家岭、永安关、雷口关等地,浴血奋战数昼夜,终于阻住了十几倍于己的追敌,掩护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安全渡过湘江。红5军团为此付出重大代价,由1万余人锐减到不足5000人。
1935年5月上旬,他指挥红5军团在金沙江南岸与追击之敌激战数昼夜,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金沙江赢得了宝贵时间。渡过金沙江后,中央红军终于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由于多次胜利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的任务,为保障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战功,董振堂所率红5军团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5军团改称红5军,董振堂任军长。1936年12月,他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7年1月12日,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指挥5个旅的兵力围攻高台。董振堂指挥红5军坚守阵地,浴血苦战9昼夜,给进攻之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弹尽粮绝,于20日和全军3000多名将士一起壮烈牺牲,时年42岁。
同年,毛泽东主席和许多中央领导都亲自参加了在延安宝塔山下为他召开的追悼会,毛主席称赞董振堂:“他是一个好同志,坚决革命的同志!”朱德、徐向前、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董振堂题词赋诗,表示深切怀念并给予极高评价。
为缅怀董振堂历史功绩,1946年8月至1950年,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将河北省新河县改名为“振堂县”。新河县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街道、学校,表达深深的崇敬怀念之情。 2006年,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河北省在新河县建设了董振堂事迹陈列馆,竖立了董振堂铜像。
2009年7月20日,在中央组织部等11部门组织举办的“双百”人物评选活动中,董振堂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