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让许多过去看来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为现实;科技,不断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一
许多梦想在祖辈相传的典籍和口述中绵延数千年。《山海经·海内西经》曾载:昆仑之虚,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植木收谷,是祖先对于连年丰收梦想的质朴表达。
“种麦不收麦,收麦不过百。”农民出身的石家庄市农科院院长郭进考,至今难忘父辈传下的这句口头禅。新中国成立之初,河北省小麦亩产仅为36公斤。“那个年代,能吃上白面是许多百姓的奢望。”郭进考说。
上世纪50年代初,河北省开始在生产中推广“北京8号”等小麦新品种,历时数十年的丰产追梦征途就此拉开。种质资源、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一系列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由河北省农业科技人员耕耘数十年取得的众多新品种,在祖辈“收麦不过百”的土地上,一次次刷新着丰产纪录。
“你家麦子今年亩产应该能超过600公斤。”6月2日,郭进考在吴桥县蒋家哄村农民孙玉良的责任田里测产,微风吹动麦浪,这片古老的土地正在迎来又一次丰收。
和广袤的华北大平原相比,隆起于百万年前的太行山对贫瘠的记忆也许更为深刻。1979年,河北农大的教师率先进入易县阳谷庄进行山区技术开发指导,用科技治理荒山,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这也成为点燃全国“星火计划”的火种。农技推广、区域综合开发、生态开发技术体系……十年间山乡巨变。1986年初,国务院和国家科委分别给河北省政府发来贺电和贺信,国家科委将河北太行山开发经验誉为“太行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