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奔流、钢花四溅,自近代以来,这已成为人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工业文明图腾,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发轫于钢铁工业。
没有钢铁就意味着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船枪炮,更谈不上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富足。
被称为工业粮食的钢铁,承载了几代人的强国梦,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而发展,演绎出精彩的故事。它更像水滴一样,折射出不同年代人们对生活、对发展的不同渴求。
一
不久前,河北钢铁集团职工顾志带着全家来到北京,在鸟巢前美美地拍了一张全家福。
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来看鸟巢。和其他游客不一样,对于鸟巢,顾志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因为这座举世瞩目、奇伟瑰丽的体育馆,其骨架采用的正是顾志和他的同伴们生产的特种钢材。
但时光倒回到上世纪初,河北省钢铁工业却只能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即便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河北省钢铁工业基础也十分薄弱。
1949年,全省钢产量只有3684吨,还不到目前河北省一个小时的产量。“当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洋’铁皮。”老人们回忆,水壶、烟囱这些生活必需品都得用洋铁皮来打造。缘何冠之以“洋”字?就是因为这些铁皮是舶来品,我国生产不了。“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不怕了。”面对缺钢少铁造成的窘迫,一代伟人毛泽东发出这样的感慨。
在确定农业“以粮为纲”的同时,我国制定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向。1957年,我国决定建设3个大型、5个中型、18个小型钢铁企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