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补农”如何补?——培育多元市场载体,高效承接工业“反哺”
走进曲周县近郊白寨村,崭新的路灯和错落有致的新民居,让人恍如进了城。
“我们是村企共建,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邯郸中道实业公司董事长王孟堂说。因为返乡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王孟堂被群众和上级推举为白寨村党总支书记。
“以工补农”必须培育高效对接的载体。为此,王孟堂注册成立新农村建设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深度合作,计划投资6.8亿元,租赁集体和村民土地,建设生态养殖、鸡蛋深加工和蔬菜大棚等现代农业项目,投产后可安排2000多农民就业。
记者参观了白寨村新建的“中法环保生态养猪基地”,这个项目被当地列为“一号富民工程”,集繁育、饲料、屠宰和沼气发电于一体,已培训首批30名农民上岗。项目建成后,可为新社区1500户居民家庭提供沼气。
“白寨模式”再造了以工补农的市场主体,通过整合企业资本、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实现了发展要素向新农村的“净回流”。
按照新规划,今后十年内,白寨村将和周边的北油村等13个村合并,形成功能齐全的“万人中心村社区”,人口1.5万,配套学校、医院、超市等服务设施。中心村建成后,可节余宅基地2800多亩,部分用于复垦耕地,部分用于建设开发。
如果说白寨村是“以工补农”发展现代农业;那么,永年县广府东街则通过“以工补农”做大农村旅游产业。
宋福如是河北硅谷化工公司董事长,他看重广府古城“太极圣地”的历史品牌,近年来筹资上亿元启动了古迹保护、仿古民居、太极广场等十大工程。其中,集生态、旅游于一体的仿古村落已初具规模。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