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不平衡”
“为什么不平衡?”
“在单位得不到重用,抱负得不到展现、理想得不到实现。”
在审讯中,李海涛曾将自己“怀才不遇”看做是走上犯罪道路的理由,而在该案主审法官叶宏东看来,这不过是李海涛私欲极度膨胀的表现。
分析李海涛的成长历程,不难看出一个文物专家转向文物大盗的清晰脉络。
李海涛出生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自治县。中学毕业后他参军入伍,1981年退伍后被分配到承德市文物管理局外八庙管理处做了一名文物管理员。
李海涛虽然没受过高等教育,但他头脑灵活,肯于学习。当上文物保管员以后,他很快对这个外人看来枯燥无味的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介绍,为了尽快由外行变成内行,他在文物研究和藏传佛教研究上投入大量精力。
1985年,李海涛被组织上送到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进修文博专业。
三年后,他毕业回到承德外八庙管理处,由于兼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文物管理实践,他很快便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撰写的多篇文物考证方面的论文也相继发表在国内诸多文物专业刊物上。
2000年,李海涛被评为承德市拔尖科学技术人才。2002年,41岁的李海涛晋升为副高级职称,成为承德市文物局系统中最年轻的高级知识分子。他还负责把分散保管的7000多件文物,进行编号、清理归档,使之规范化。
“那时的李海涛应该说是心无杂念,当时文物连档案都没有,如果想偷当时就偷了”。李海涛的律师说。
然后,长期与收藏界人士打交道的李海涛见惯了出手大方、身价过亿的古董玩家,与他们生活水平的巨大差距造成他心理上的巨大落差。与此同时,李海涛认为自己劳累的代价理应换来更多的利益,在利益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内心渐渐失去平衡。
李海涛深知自己所保管的数以万计珍贵文物的价值,然而恶念还是在他心中悄悄地滋生了。
“他第一次盗窃文物时,就是怀着侥幸心理,利用盗卖文物赚钱,从经济上来达到满足自己私欲的目的。” 叶宏东说。
“李海涛的偷盗行为一发不可收拾,也与他的文物买家有关系。”该案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买家以告发李海涛为要挟,不断胁迫李海涛持续这种盗窃行为,“一失足成千古恨。他最终的下场是咎由自取。”文/河北日报记者王博
【责任编辑: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