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贾延宁 记者 赵永辉摄
七月中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选派4名骨干记者赴塞罕坝机械林场采访,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在抵达塞罕坝之前,我对这里的印象还停留在各种报道之中。当我亲眼看到塞罕坝连绵的森林、听到阵阵松涛、闻到松香和泥土的芬芳时,这一切让我感到震撼,我无法想象,55年前这里是一片条件极端艰苦的荒漠沙地。
然而,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塞罕坝人。我还记得采访森防站站长国志锋时,他向我描述2000年他大学毕业来到塞罕坝时的情景:7月9日来报到,第二天就被送到山上搞生态学观测。当时已经进入21世纪,但他所在的营林区还没有通上电。通往林区的路也只有一条黄土道,一到雨季下雨时,汽车上不去,营林区就变成了孤岛,只能有什么吃什么。喝水也只有浅井水,林子里虫子多,水面漂着一层虫子的尸体,打上水来要先清理虫子,再沉淀两三个小时的泥沙,才能烧开了喝。
这些塞罕坝林海中真实的小故事,发生在许许多多像国志峰一样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他们完全可以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要留在条件艰苦的林场?他们用“工作中的成就感”回答我。在对塞罕坝林业科研所所长程顺的采访中,一开始他还有些紧张,但是一说起工作,他立刻变得滔滔不绝:利用自己所学制作材积表;将计算机计算应用到木材入库统计,方便了木材销售、地形分析等,虽然他说的这些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成绩,但言语中透出满满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不仅仅是大学生,在普通一线造林员、护林员、防火瞭望员的身上,我们同样感受到了这种实现自己独特人生价值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对于森林防火瞭望员来说,他们年复一年地坚守,实现了塞罕坝林场55年从未发生过火灾的奇迹;对于一线造林员来说,看着自己栽下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内心的自豪和骄傲难以言表,他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在塞罕坝的采访中,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这是老一辈人留下的林子,我们得把它守好。”塞罕坝人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塞罕坝人对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的态度。林业是一项相当长时间才能见到经济效益的产业,尽管如此,在森林建成后,塞罕坝人没有走“靠山吃山”的老路,反而秉持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降低木材砍伐量、适度开发森林旅游、发展绿化苗木、风电等绿色产业,并将收益用于成本较高的攻坚造林上。我想,如果不是塞罕坝人对这片森林爱得深沉,如果他们没有对前辈生命价值的理解、敬意与敬畏,是不会做出这种选择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推出了录音报道、图文通讯、微视频、微博等10多篇报道,在国际台境内外多语种社交媒体账号、国内外调频广播及中华网、国际在线多语种网站上呈现。从人的故事入手,让外国受众从普通人的角度理解塞罕坝人。相关报道得到国内外受众的肯定。报道发布之后,很快就有韩国热心听众金渊俊发来电子邮件表示,“通过贵台朝鲜语网站看到塞罕坝机械林场的今昔对比照,真是令人惊叹。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艰苦创业,将沙地变成了林海。正是因为有了塞罕坝人扎根大山、无怨无悔、矢志不渝的奉献,才有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才成功营造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夺取了治沙造林的重大胜利。这真是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很是钦佩!他们用爱为塞罕坝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希望人与自然能够更加和谐相处。”一位名叫瓦西姆·汗的网友在观看视频后也留言说:“加油中国,我爱你的一切。”还有一位叫做卢库洛·曼苏尔·伊迪的非洲网友说:“中国的这些护林造林工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对塞罕坝的采访让我有幸认识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有幸通过自己的记录将塞罕坝的故事告诉外面的世界。虽然这次采访结束了,但我仍会继续关注塞罕坝的发展,将美丽中国的故事讲给更多的海外受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贾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