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记者仝文瑜 记者赵永辉摄
从2017年7月10日随采访团上坝采访,到7月28日作为采访团最后一批记者离开塞罕坝,央视新闻联播团队在坝上前后一共采访了19天。与塞罕坝人55年的坚守比起来,这19天无疑太短,但这次采访的感悟,却足以让我受用终生。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好奇,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呼吸着塞罕坝清新的空气,与塞罕坝人朝夕相处,我的切身感受就是,这片林海不仅仅有凉爽宜人的气温,更有与众不同的气场,这种气场,应该就是塞罕坝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如果把这种精神气质具体化,我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
在采访第一代务林人任仲元时,操着天津口音的老先生一开始就幽默地告诉我,他是“林场唯一一个没有种过树的劳动模范”。作为林场唯一一个机械专业的毕业生,任仲元发现,1962年、1963年林场两次造林不成功的原因在机器上,他开始没日没夜地攻关,几乎没有按点吃过一顿饭。他自学俄语,改造履带部件,让苏联进口的植树机都派上了用场,林场大规模机械造林由此展开。我问老先生,条件那么苦,怎么坚持下来的?老先生的回答掷地有声:“这个事必须得我办,舍我其谁。”
正是这种“舍我其谁”,支撑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爬冰卧雪不觉苦,风餐露宿不畏难。舍我其谁的担当体现在新一代务林人身上,他们不仅继承了老一辈的奋斗意志,还有了更大的格局和视野,他们为自己定下的目标是修复生态、造福人类。面对人工林的树种单一、没有形成生态链的先天不足,林场80后姑娘陈露告诉我,“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人工林恢复到像原始森林那样的自然循环的状态,有人笑话我们说,不可能,猫怎么能变成老虎呢?但我相信通过我们一步一步努力,肯定有实现的那一天。”
其次,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
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的英雄史诗都贯穿着这种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当年机械造林连续两年失败,他们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找原因想办法。外地调来的树苗水土不服,就自己育苗;苏联引进的植树机不听使唤,就自己改造,终于迎来了马蹄坑大会战的成功。
在我们采访期间,塞罕坝人已经在为明年的攻坚造林做准备了。因为攻坚造林的地块全都分布在土壤少、坡度陡、难存水的石质阳坡上,生态最脆弱。而塞罕坝气候比较恶劣,每年的最佳造林时节只有一个月,如果明年现整现造的话,就会错过工期。在攻坚造林的现场,“林三代”王崇说:“我的祖辈和父辈们把这片阵地给打下来,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比他们创业时强很多,这块硬骨头,我们必须得啃下来。”
在最冷的季节为松树修枝,棉鞋湿了烤烤再穿的林场工人;每天在林中穿行20多公里寻找虫子,因为长期晒不到太阳白净得不太像林场人的病虫害测报员;每天都要往林子里跑,为防小昆虫不得不全副武装、8年没穿过裙子的女博士……塞罕坝人用自己的方式生动地诠释着钉钉子精神的内涵。
第三,生态文明的朴素自觉已经成为塞罕坝人的信仰。
塞罕坝为什么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我的结论就是,不管是荒原林海的寂寞坚守,还是“爱孩子更爱林子”的父子纠葛;不管是老一辈“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悔选择,还是年轻一代立志造福全人类的远大抱负,无不体现着塞罕坝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对生命共同体的超前认识,他们已把生态文明的朴素自觉化作一种信仰,去实践去奋斗。
作为这个项目的总编导和前期记者,我怀着对塞罕坝人的深深敬意,完成新闻联播三集系列报道《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的采访、撰稿和编辑工作。《新闻联播》在8月4日、5日、6日三天连续播发,三集累计时长将近18分钟,其中两集以头条播出。新闻频道在《朝闻天下》《新闻30分》等四个栏目重播了报道的加长版,三集累计时长将近23分钟。这样的报道力度是相当罕见的。
事实证明,塞罕坝跨度长达300年的绿水青山之变,就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活的标本,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活的印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当之无愧!有幸报道塞罕坝,传播塞罕坝人的精神,我深感自豪。 (中央电视台记者 仝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