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图上看,位于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像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中国的版图上。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塞罕坝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造起了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从昨天起,本报推出“巍巍塞罕坝”系列通讯报道,讲述塞罕坝从“因林而生”到“与林共进”的故事,和读者一起品读几代人一起写就的绿色传奇。
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变为林的海洋、河的源头、花的世界、鸟的乐园、盛夏避暑的天堂、摄影家流连忘返的地方,塞罕坝人创造的绿色奇迹,的确让人叹为观止。据报道,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2%提高到80%,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给这个蓝色星球系上12条漂亮的“绿丝巾”。如此壮举,配得上所有的赞誉。
绿色奇迹,值得点赞。奇迹不会凭空而成,更不会从天而降。每一个奇迹背后,都与当事人付出超常规努力有关,也与巨大的精神力量有关。精神不是万能的,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塞罕坝绿色奇迹正与塞罕坝精神息息相关。
“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生动体现。没有强烈的使命感,55年前,最早的创业团队不会在塞罕坝集结,拉开塞罕坝林场建设的大幕。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第一代人塞罕坝人就会打退堂鼓,原因很简单,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试验,当大家期盼着自己种下的小苗能发出绿色萌芽时,满山的枯黄色令人大失所望:机械造林成活率不到8%。同样,如果没有科学求实的精神,一代代塞罕坝人不可能频创佳绩,在绿色发展路上实现一个又一个奇迹。
塞罕坝人不是没有遇到过挑战,也不是没有遭受过诱惑。塞罕坝的日接待能力,一度达到1万人次以上,年均人数已达50万人次,一年的门票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按照规划,塞罕坝完全可以承受100万人次接待量,再轻松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这可是几乎不用任何投入就可以落袋的真金白银。但塞罕坝人却做出决定:严格控制入园人数、控制入园时间、控制开发区域、控制占林面积。究其原因,他们算清了开发与保护的大账,“如果生态效益没有了,用再多的经济效益也难以挽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可佐证的是,塞罕坝林场党委副书记安长明认为,经济账和生态账、小账和大账孰轻孰重,头脑必须清醒。之所以会算账算清账,明白什么是大账什么是小账,不正因为他们有强大的价值坐标吗?不正因为他们有精神底气吗?
如果不再忠于使命,抛弃了艰苦奋斗,背离了科学求实,就谈不上绿色发展,自然也不好守住底线,就会躺在金钱漩涡中不能自拔,为了赚钱而不惜透支塞罕坝未来。一名“林三代”坦言:“老说我是正宗林三代,一种传承和责任,我作为林三代,本身就肩负这种责任,老一辈创下来的东西,我就必须去守护好。”正因一代代塞罕坝人坚守价值底线,传承塞罕坝精神,今日的塞罕坝才愈加充满希望。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塞罕坝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在当下中国极有启发意义。在看似抽象的塞罕坝精神内核中,实则涌动着塞罕坝人的踏实求索和高远追求。塞罕坝人真正把生态环境保护当成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这样热爱环保,都能做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神州大地势必会涌现更多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塞罕坝绿色奇迹不该是孤独的范本,也不会成为孤独的范本,不独塞罕坝人有责任传承塞罕坝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有理由发扬塞罕坝精神。这种精神辐射开来,不仅塞罕坝的绿色奇迹可以续写,更多地方的绿色发展也有了更强大的精神支撑。(秦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