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 记者霍艳恩摄
□记者 马彦铭
谦逊平和,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给人的第一印象。从大学毕业担任基层林场技术员,到成长为塞罕坝林业事业发展的领军人,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踏实坚定。
“我们正在制订全场发展总体规划和总场场区建设规划。”刘海莹说,塞罕坝以55年的坚守,以永不言败的担当,构筑了一道为北京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绿色长城。征途万里犹长,他说,愿把自己全部精力献给这里的绿水青山,塞罕坝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做好第二代塞罕坝人
“我们上大学是国家免费培养的,毕业时国家包分配,听从组织安排是应该的。”在刘海莹看来,他到塞罕坝工作,没有任何理由,服从国家需要非常自然。
1984年,刘海莹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舍弃了老家秦皇岛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塞罕坝做了一名基层林场技术员。
当时的塞罕坝,正在掀开历史新的一页。1962年到1982年的二十年间,塞罕坝机械林场全面超额完成了批复建场时下达的各项任务,森林面积已初具规模。
塞罕坝变了,不再“风沙弥漫,草木稀疏”,但生产生活条件仍很艰苦。到基层林场去,大多数时候仍然要靠步行,能坐上马车牛车算是“幸福”的。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可蔬菜仍是稀罕物,一年到头难得吃上几顿像样的饭。
有一次,刘海莹和技术人员一起背着仪器上山进行森林抚育作业设计,随身带的烧饼滚下了山,由于交通不便,他们只好空着肚子完成了全天工作。“这些真算不了什么,比起第一代塞罕坝人,我们的条件已经好多了。”刘海莹满足地说。
担任基层林场技术员,他每天工作在生产施工第一线,并迅速成为技术中坚。走上领导岗位后,他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为林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荒山造林,成活率不得低于85%,保存率不得低于80%。迹地造林,成活率不得低于95%,保存率不得低于90%。营林作业不能超面积,不能超采伐强度。严格控制旅游发展规模。”和刘海莹是大学同学的现任总场副场长张向忠说,在刘海莹等历任林场领导班子努力下,塞罕坝造林营林体系逐步完善,林场发展欣欣向荣。
“人这一生总要做点什么,实现人生价值。”刘海莹说,从第一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事迹中,他读懂了那份深深根植于内心的执着与坚强。把自己所学知识和青春年华倾注到林场,做好第二代塞罕坝人,是他初到坝上时立下的誓言,如今,他仍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奋斗着。
科学造林显担当
刘海莹大学时学的是林业技术专业,他也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技术工作者。
上世纪90年代,塞罕坝集中全场力量启动三道河口林场攻坚造林行动。在此期间,凭着突出的工作实绩,他被任命为三道河口林场副场长,主管造林工作。
三道河口林场,是塞罕坝所有林场中最干旱的,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这里的土壤是沙质土,没有肥力,不持水,造林很难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刘海莹和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容器苗”造林方法,加大容器体积,增强了苗木抗旱能力。
攻坚造林行动中,人们遇到这样一个难题:樟子松造林,第一年苗木都放叶成活了,可挺过严冬后,第二年就会有许多苗木死亡。“这些树苗不是冻死的,而是旱死的。”通过细致观察,刘海莹发现,干旱其实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沙质土壤里水分太少;另一种情况是,春天的时候,地还冻着,但苗木的上半部分已经返绿,风一吹,水分蒸发,根部又不能及时输送水分,于是树苗就被旱死了。
“就像孩子一样,小树苗抵抗能力很弱。”刘海莹说,苗圃的生存环境和山上是不一样的,如果把苗圃比做城市,那山上就相当于农村。塞罕坝春天的风很大,许多树苗就这样因风失水而死亡。“就差那么几天,如果根部水分能够及时输送,树苗就能成活。”
针对难题,刘海莹与总场林业科人员组织实施了在秋季给小树苗加盖防风土的实验。“在小树苗的下半部垫一锨土,然后再把树苗埋起来。躲过来年4月底的几场大风后,5月初将防风土撤掉。”就这样,有了防风土的保护,一棵棵小树苗挺过了生理干旱这一生存最大难关,实验取得成功并在全场推广,塞罕坝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作为一个热爱科学的造林人,无论在哪个岗位,刘海莹对造林营林技术总是“偏爱”的。
在总场林业科期间,他组织参加了与造林营林实际密切相关的8项科研课题。《樟子松常年造林技术的研究》课题,获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林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主要林区干燥花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补血草生物学特性及产业化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两项课题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他撰写的《塞罕坝云杉全光育苗技术》,解决了云杉育苗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为高寒地区育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塞罕坝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凝聚着科技的力量。”刘海莹说,塞罕坝的开发建设,就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科技攻关、可持续发展的进步史。
一片深情寄青山
6月3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的决定。决定中说,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艰苦奋斗永远是前进的保障,生态文明始终是发展的基石。”刘海莹深情地说,近些年,塞罕坝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道路硬化了,职工们也搬入了新居。生活质量提高了,但塞罕坝人的斗志没有减,他们仍在想尽办法让塞罕坝变得更绿更好。
2011年以来,林场把石质阳坡作为绿化重点,启动攻坚造林工程。整地时先把石块挖出,大穴深坑整地,再人工客土回填,树苗选用大规格樟子松良种容器苗,种好后覆盖地膜保墒。干这些工作,没有人喊苦喊累。刘海莹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塞罕坝人坚持不忘初心,无私奉献,传承、发扬着塞罕坝精神。
从2012年开始,林场“自断一臂”,将以往每年的正常木材砍伐量从15万立方米调减至9.4万立方米。木材产业收入占营林收入的比重从66.3%降到40%。“我们要吸收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经营理念,让林场的森林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刘海莹说。
“55年时间,塞罕坝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刘海莹介绍,如今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一年之用,空气负氧离子是城市的8至10倍,每年提供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