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河南郑州中原区和二七区多个路段的环卫工休息室从来没开过,也不允许环卫工进入。当问及下雨天可否让环卫工进去避雨休息时,一位领导明确表示,下雨也不能进。多数环卫工表示,“只是在上面领导进行检查时,才会找几位环卫工坐进去应付检查,等领导一走,就马上把人撵出来”。(据中国新闻网12月26日报道)
建环卫工休息室,就是为了给环卫工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让这些“城市美容师”体验到“城市的温度”。像郑州中原区和二七区这样,环卫工休息室“门虽设长关”,让环卫工“不得其门而入”,无疑严重背离了建设环卫工休息室的本意。这样的做法,不仅漠视环卫工的尊严和休息权利,也严重浪费社会资源,更折射出相关部门严重的形式主义——环卫工休息室不是送给环卫工的温暖,而是给政绩加分的道具。
小小的环卫工休息室,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也折射着城市管理者的作风和情怀;关系环卫工的权益,也关系整个城市的形象,岂可只建不用,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