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10日,由三五九旅718团改编的步兵五师14团从西宁出发,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
14团战士们在沙井子垦荒造田。 图片均由任新农提供
建成于1954年8月1日的胜利渠,当年由国家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剪彩,成为第一师沙井子垦区100余万亩耕地和生活用水的水利大动脉。
□任新农
阅读提示
在上世纪30年代末的华北抗日战场上,八路军三五九旅主力团718团,是由近乎清一色平山籍战士组成的一支特殊部队,人称“平山团”,并因骁勇善战、作风顽强,被聂荣臻同志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河北日报2015年6月26日5版《平山团:太行山走出的铁军》曾报道)。
这支曾活跃在太行深处的劲旅,后随部奔赴陕北,并先后执行了著名的“南泥湾垦荒”“保卫陕甘宁”“南征鄂豫皖”等任务,进而战陕中、夺陇南、解放西宁,最终翻越终年积雪的祁连山,来到新疆。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该团改称一野一兵团二军步兵五师14团。新疆和平解放后,1953年6月,该团26.5%的人员被改编为南疆军区某师11团,驻防阿克苏,至今仍保留在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里。其余人员整体就地转业,主要改编为农业建设第一师农一团。
昔日能征善战的他们,如何在亘古荒原上创建出一个塞外江南?放下枪炮、拿起锄犁的平山团今天又在何处呢?
昔日沙井子,今朝金银川
苏河流域两岸进行了全面勘察。经过半年的测量定线,确定了从阿克苏河引水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经天山南麓,沿阿(克苏)喀(什)公路东侧开凿一条渠口宽29米、渠底宽18米、渠深2.8米、全长66千米的胜利一渠,计划首期工程灌溉21.8万亩农田。
“胜利渠是步兵五师为开发沙井子垦区修建的第一条总干渠,从1951年3月开工,到1954年8月1日竣工放水,历时3年零5个月。”赵国胜在他的回忆录文章里留下了这样详实的记录。
胜利渠是在人力财力物力极其有限、施工技术薄弱的条件下进行施工的。赵国胜曾回忆,“当时,施工工具十分简陋,战士们都是自己制造工具。最困难的是运输,远的地方靠畜力运输,近的地方用人力拉运,肩挑人扛,连最基本的手推车都没有。渠堤夯实更不可能有拖拉机等机械动力,都是战士们自制木夯,人工夯土。”
广大军垦战士风餐露宿,住的是帐篷、地窝子,咸菜下饭,杂粮充饥,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以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换来了人间奇迹。
修建胜利渠工程异常艰难。该渠水口位于阿克苏河中游,距阿克苏西大桥西北3公里处,渠道沿着去喀什的公路,经沙井子到新井子。渠道沿线的土质80%是硬质沙石。其中,5公里长的一段坚硬如铁,只有20%的土壤。
“戈壁滩上的地表层只有20厘米的土质较松,土层以下就是坚硬的沙石,十字镐挖下去火花四溅,双手震得疼痛难忍。”曾参加修渠的河北籍老八路刘树凯曾回忆说,“为了减少挖土人工,指战员们在工段开槽深挖1.5米以下,把底层挖空,再用夯在上面砸,让沙石松动塌陷。”
渠道越挖越深,两边堆的土越来越高,全靠人工挖运。“每担沙石都在70公斤左右,担子重,坡陡斜,脚踩在沙石上酸痛钻心,脚脱皮茧化,一双新布鞋,只能穿一周。一天下来肩膀压得红肿,背驼腰痛。”赵国胜在回忆录里写道。
在那风沙大、空气干燥、生活条件极度艰苦的戈壁滩上,农一团奋战4年多,终于完成全长102公里,可供42万余亩农田用水的胜利渠。
1954年8月1日,胜利渠竣工之日,时任共和国水利部长的傅作义应邀到场剪彩。傅作义在剪彩仪式上感慨:“荆江分洪工程是要什么有什么,你们是要什么没什么。而通过你们就地取材,自编柳条筐,自采片石,自制炸药,自制镢头和十字镐,最后是要什么有什么!”
“西部歌王”王洛宾则在参观了贯通的胜利渠之后,欣然命笔,连创两首赞美歌曲——《歌唱胜利渠》《胜利渠水哗啦啦流》。
常炜说:“胜利渠的建成为开发沙井子垦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第一师一总场场部和农一团团部、连队宿舍、实验场、气象站、苗圃场、供销合作社、书店、邮电局等各种设施陆续建成,农场建设开始初具规模。到1959年,在农一团基础上,沙井子垦区已建立胜利一场、胜利二场等7个团场,耕地总面积达42万亩,当年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为35万亩。
渠进碱退旱改水,塞外建出小江南
建设初期,农一团在这里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土地盐碱化严重。当时在垦区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无风一片白,有风白满天。雨过遍地泥,干了赛铁皮。”土地地表是盐结皮,挖开沙包后,红柳周围都是盐疙瘩。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农一团原团长魏然曾介绍说,“起初,专家计划把盐块全部搬出规划地外。后来又认为不需搬走盐块,而是采用大水压盐方法,将盐溶淋至地表80厘米土层以下,使表层土壤得到淡化。”
就这样,靠多年积聚在表层土壤的养分,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收成,沙井子垦区的部分条田不仅能种陆地棉,而且还可以种长绒棉。
魏然在回忆录里介绍,金银川的长绒棉,是从1953年从苏联引进新品种试种的0.2亩‘来特福阿金’开始的。这小小的0.2亩试验田,却是新疆乃至全国最早试种长绒棉的尝试之一。
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沙井子这片新开垦的土地上,已是棉田如银海,麦地翻金浪。援建的苏联专家到实地考察之后,也不禁称赞:“这里真是一片沃土,很有希望的粮棉基地。”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沙井子垦区的团场大部分都是按照苏联旱作农场模式规划建设的,灌渠设施配套,主副林带纵横成网,道路宽阔。每条农渠长1000米,条田规划整齐、正规,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但是,由于大面积灌水治碱,不合理的大水漫灌,使地下水水位急剧上升。强烈的地面蒸发,又加速了地表盐分积聚,土壤发生质的变化,转化为盐潮土。地块内盐斑增多,失产面积逐年扩大。
魏然回忆说:“1957年起,沙井子垦区建设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农一团土地逐步次生盐渍化,当年棉花、小麦等作物出苗率不到45%。”甚至有苏联专家提出了放弃农场、整体搬迁的意见。
面对农场发展的困难,第一师农一团发出了“要像坚守上甘岭一样,守住开发的每一寸土地”的号召。
“一开始,我们挖走地面30厘米的表层土壤,下铺石子、稻草等作隔离层,回填上好土,并在上面种上苜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赵国胜回忆,“在生产实践中,农一团逐步总结出必须深挖排渠、降低水位、排水洗盐的科学经验,团场原农渠内的并列式四排四灌被改为间列式八排八灌,排盐效果提高了2倍以上。次年,全场大面积种植水稻就获得了丰产!”
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老一辈由平山团为骨干的三五九旅军垦人带领下,沙井子垦区的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艰苦的挖排工程和进一步开发建设。他们巩固脱盐效果,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创造性实行水旱轮作,大力改建条田,平整土地,深挖沟渠增强排碱能力。同时给土壤增施有机肥料,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水稻、小麦、棉花轮作基本形成,农业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粮食高产稳产初步有了保障。
在开发建设沙井子垦区的过程中,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代表人物,其中较为典型的有老红军温玉标、“全国植棉能手”刘学佛。刘学佛原本是新疆起义部队的一员,他把劳模精神与“平山团精神”充分对接,勤奋钻研,很快成为兵团“十二面红旗”标兵之一。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兵团广大干部职工的表率。
如今,金银川这片土地处处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昔日不毛之地,已拥有近百万亩良田和人工林地,人口已达到近5万人。从现代农业,到新兴工业,伴随着新型城镇的崛起,这里已变得车水马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就是昔日平山团以“铁军”精神锻造的新传奇!
从战斗英雄到生产模范,虽然当年曾在抗日战场上叱咤风云、在南疆建设中屡屡创建奇迹的平山籍老战士,如今已经全部离世,但平山团的精神,却早已在他们辛勤开垦出的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日渐丰硕的果实。
“今天的金银川人虽然来自天南海北,但平山团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故乡。”现任农一团党委书记、政委魏新元如是说。
在今天的新疆天山南麓,有一个很多内地人还不太熟悉的城市——阿拉尔。阿拉尔有个金银川。
人们可能更难想到的是,这个距离河北三千多公里的小镇,其实与平山有着一种特殊的历史渊源。
“金银川,建设初期叫沙井子。之所以得名金银川,是因为出产的大米和棉花品质好,远近闻名。这里的人们自豪地将黄灿灿的水稻描述为‘金’,把白花花的棉花称之为‘银’。而亲手把昔日沙井子改造为金银川的,就是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一团,也就是当年的平山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史志办主任贺苏林介绍说。
金银川,位于天山支脉哈拉铁克山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在阿克苏西南约70公里处。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曾是一片原始荒漠,土地盐碱化较重,地上生长着红柳、骆驼刺等。
“这片区域的土地曾被国外一些专家定为无任何开垦价值的龟裂盐土,是棉花生产的禁区。”贺苏林说,“但我们的先辈发扬平山团‘打仗是英雄,生产是模范’的精神,硬是靠着勤劳和智慧,在这片以前从未被人类驯服过的荒原上,种出了高品质的稻米和棉花。”
能啃硬骨头的,永远是铁军。
在很多人的记忆里,著名的三五九旅是与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紧密相连的,但鲜为人知的是,当年作为三五九旅先遣部队首驻南泥湾的,正是平山团。而金银川的前身沙井子,也正是三五九旅最终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后的第一个垦区。
“1950年2月初,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的王震来到阿克苏,与三五九旅改编而来的二军步兵五师指战员们一道,对阿克苏垦区建设与规划进行现场踏勘。在与时任步兵五师师长的徐国贤、新疆水利专家胡正国等共同研究后,决定率先开发沙井子垦区。”率先带队进入沙井子的原胜利一总场场长张耀奎生前曾这样回忆。
就这样,由平山团直接改编的五师14团接受了开发沙井子垦区的任务。在该团三连指导员党世英的带领下,部队先期进入沙井子垦荒生产,并于1952年初在这里正式建成新疆军区农一团,拉开了平山团铸剑为犁、开发南疆的序幕。
沙井子,其名可见,这里曾是一望无际的漫漫沙漠。当年部队进入时,见到的是沙漠与山地间形成的特有的黑戈壁,砾石遍地,荒原上鲜有动植物的生迹。“也许,人们不敢相信,我们只用了几十年功夫,就把当年那片坚硬无比、一望无际的黑戈壁,变成了林网如织、条田相连、美景如画的塞外江南,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银川。”贺苏林表示。
从平山团到农一团,胜利渠水见精神
1953年6月,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成立,农一团隶属第一师。
此时,农一团二营营长李凡林、教导员赵国胜率队,开始在沙井子着手制定“八一”胜利农场设计草案和基本建设规划。当年底,农一团在工程建设部队的配合下,测量规划耕地81975亩(相当于今天石家庄市二环内面积的一半还要多),开荒5689亩,同时修建场部砖木结构房屋8幢64间2000平方米。
1954年2月,农一团团部也由阿克苏迁至沙井子。昔日来自太行深处的平山团,正式在这片茫茫戈壁上扎下根来。
再顽强的种子,要想落地生根,也离不开水。
“此前,新疆军区在统一规划屯垦任务时,曾提出3年至5年内完成灌溉300万亩至500万亩农田的水利建设计划,其中就包括引阿克苏河河水至沙井子,兴建可灌溉40万亩农田的胜利一渠水利工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一师史志办原主任常炜回忆说。
早在1950年7月,步兵五师就抽调30余名干部,配合新疆水利局工程一队,对阿克
■链接
南征北战“平山团”
●1937年11月,平山团正式组建。在短短一个月零三天之内集中入伍的1700多名平山子弟,由此,整建制奔赴抗日战场。
●1938年1月,平山团开赴山西,正式整编为八路军三五九旅718团,团长陈宗尧。其后718团在山西境内与日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战火中迅速成长,逐渐发展成为八路军正规主力团。
●1939年5月,718团在上下细腰涧战斗中歼灭日军常冈旅团,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通令嘉奖,被誉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其后,平山又在短时间内为该团补充兵源一千多名,整个抗战期间,全县先后为该团输送战士3800余人。
●1939年秋,为粉碎国民党的反共阴谋,718团受命随三五九旅西渡黄河,回到陕甘宁边区,分驻米脂等地,巩固绥德警备区。
●1940年底,718团率先开赴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该团先后开垦良田达26万余亩。
●1944年11月,为发展湘鄂赣等地工作,根据中央的指示,由三五九旅主力组成的“南下支队”5个大队离开延安实施南征,挺进华南,建立抗日根据地。其中718团为第二大队,在整个南下支队中,718团是唯一整建制团队。
●1945年6月,在湖南岳阳的一次战斗中,平山团始建以来一直担任团长的陈宗尧英勇牺牲。
●1945年10月13日,南下部队恢复三五九旅番号,平山团也恢复了718团番号。1946年6月开始,三五九旅从各驻地出发,集结北返。718团作为掩护部队,历经千难万险,身经百战,于9月27日回到延安。此时,整建制随军南下的718团只剩下不足200人,1000多名平山男儿永远地留在了南方的红土地上。
●平山团稍事休整后遵照毛泽东“重整旗鼓,再上前线”的指示,东渡黄河,归还一二○师建制,进入山西补充兵员,随后与吕梁军区的独四旅组成晋绥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先后参加了晋西、汾孝战役,解放了晋南的广大地区。
●1947年,在保卫延安中,718团先后参加了著名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取得三战三捷,并参加了著名的收复三边地区战役、第一次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黄龙战役等。
●1949年2月,三五九旅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步兵五师,718团改称步兵五师14团,随部一路西进。
●1949年7月,在总计歼敌4.4万人的扶眉战役中,14团表现英勇,获得“猛打、猛冲、猛追”的荣誉称号,平山籍独1营营长栗政通在带领全营追缴残敌过程中英勇牺牲。
●1949年8月,14团参加了兰州战役,8月26日第一野战军解放兰州,取得西北战场的决定性胜利。次月,又参加了解放西宁战役,基本歼灭马步芳集团。
●1949年9月,为争取以最快速度从青海西宁进军到甘肃张掖、酒泉一带拦截国民党退守新疆的残部,14团作为前卫部队,率先进入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区,在翻越雪山中,有153人献出了生命。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当年11月29日,平山团这支曾南征北战、走遍大半个中国的英勇铁军随部进驻阿克苏,自此再也没有离开祖国这片西北边陲。
文/任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