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近日,长篇纪实文学《沃野寻芳——中央工艺美院在河北李村》作品研讨会在鹿泉举行。该书由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周喜俊创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院师生200余人在河北李村生活和创作的故事。
填补吴冠中艺术研究的空白
“终有一日人散尽,天南地北忆李村。”上世纪70年代初,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李村时曾这样说。这是一位艺术家的预言,表达了他对这块土地饱含深情的眷恋。
“吴冠中先生在李村的作品,是他一生中最经典的作品,这些作品得到了整个艺术界包括西方美术界的高度称赞。他很多艺术灵感的光芒,都是在李村这块沃土上诞生、释放的。”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表示,40多年前,自己作为中央工艺美院的学生,也曾在李村生活过三年,书中的故事在他心中是美好的、沉甸甸的。“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流泪,我的心和我的泪水告诉我,这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耐人寻味的书。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清华美院院史的一个缺项,也填补了吴冠中艺术研究的一项空白。”
中国作协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胡平认为,该书对吴冠中的刻画非常到位,能够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位艺术大家的人生和创作历程。尤其是周喜俊在写艺术家们的故事时,让人感到她对艺术并不外行,书里的许多议论体现了作者的艺术素养。“正因为她有这个素质,才能写好吴冠中这些艺术家们。整部书读下来,可以让读者获得不少美术知识,这也是读此书的一大乐趣。”
“该书以文学白描的语境在历史和现实间来回穿梭,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现场,追忆那段甘苦交织的时光,呈现了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们在艰苦磨砺中的曲折命运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蔡劲松认为,作者聚焦人性之善、艺术之根、生活之源,生动地描写了许多能听到当事者“呼吸和心跳”的场景与故事,为美术史开启了新的研究和考证的路径。
揭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
创作要从生活中来,这是无数文学艺术家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理。
作家周喜俊一直很重视生活的积累。在采写过程中,她惊喜地发现,吴冠中先生在这方面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先行者。虽然曾经饱览西方文化艺术,但他立志要做中国艺术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他崇拜梵高,认为自己也是一颗麦粒,“如果要生长,必须埋到土地里去”。
“这是一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好作品。”中国作协创联部副调研员孟英杰认为,该书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弘扬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彰显了艺术家们的不懈追求,给人温暖和力量,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催人奋进的好书。“同时,该书也是一本工艺美术的教科书,艺术家们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凝聚出了不少艺术思想和创作规律,比如‘小路作品娱人耳目,大路作品撼人心魄’,这些艺术思想,对今天的艺术创作仍有借鉴意义。”
省作协副主席王力平认为,该书通过对一个特殊年代、特殊文化事件的追忆,揭示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它把生活和自然对于艺术家、对于艺术创作的涵养,鲜明、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很多艺术家后来回忆起那一段生活时,都强烈地感受到在李村的经历对于他们艺术创作的营养和支撑。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是该书给予读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
河北文学院院长司敬雪认为,该书触及到“深入生活”这个重要的艺术命题。中央工艺美院的师生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走进广袤的田野,才发现看似平淡的土地上,蕴藏着那么多丰富的创作资源。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作者认为,缺乏对生活的深入了解,没有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很难创作出富有时代气息、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阅读这部作品时,我的内心时时被触动,甚至不知不觉中已泪湿双眸。”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杨红莉表示,作者笔下有生活,所以她描述艺术家们从城市到乡村生活的转变过程便显得十分传神和精到。文中有感情,对土地的情感,对祖国的情感,对人民的情感,对艺术的情感,这多种情感汇聚到一起,构成了全书无处不在的浓情。该书不仅仅是追寻一段苦难的历史,也不仅仅是记录名人名家的艺术历程,而是作家和那个时代的艺术家们一次跨越时空的心灵会晤。这次心灵会晤留给我们最有价值的启迪是:土地、人民、生活、情感,这是艺术永远不可缺少的要素。
展现艺术家与人民的血脉深情
这部书并不是“伤痕文学”,它不只记录了中央工艺美院师生在李村劳动锻炼三年的经历,而且写出了艺术家与人民的血脉深情。
司敬雪表示,在浮躁之气盛行的社会环境下,用平常心守护社会肌体的健康、守护人类精神的健全尤其难能可贵。“中央工艺美院师生在李村的经历可以从很多方面去挖掘,作者把采写的重心放在彰显人民群众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和艺术家热爱人民、热爱艺术的优秀品格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部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过去,更好地处理伤痛,更好地积聚力量,去追求我们渴望的生活,去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
刘巨德表示,周喜俊把这段尘封了四十多年的历史挖掘出来,“无论写吴冠中、写中央工艺美院,还是写李村,实际上都是在写中国,写中国人,写中国的艺术家,写艺术家与人民群众之间剪不断的血脉深情。周喜俊有意淡化了那个苦难的时代背景,更多地强调了人性的温暖,突出了无论任何环境都难以把人性的美善分离的主题,紧紧抓住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养育着伟大的艺术和艺术家这条命脉,使这部作品具有了非同一般的独特性。”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认为,该书从一个小的路径进入,通过对当事者深入充分的采访,进入到一个大的空间环境,发现和保存了很多富有记述价值的内容。“作者通过自己真实的记述,为人们展示了艺术家与人民群众之间动人的大爱真情。李村的群众,并没有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把这些住在自己家里和身边的艺术学院师生看成需要改造教育的对象,而是对他们的遭际感到由衷的同情,从而真诚地给予他们许多关怀与帮助。这种存在于特殊年代的真情故事,是超越一切物质束缚的纯粹的人性大美,它的丰富存在让人感到温暖,也让这本书包蕴着许多动人心魄的力量。”
“周喜俊是一位秉承乡村情怀、坚持乡土书写的作家,她的作品饱蘸着对乡村乡土的深情,最终都落脚在温暖的人情人性上。”《中国艺术报》理论副刊部主任邱振刚认为,无论是中央工艺美院的艺术家,还是李村的普通群众,他们人性深处所共有的暖意和光辉,使读者深刻认识到这部作品内在的精神指向,认识到一个伟大民族温良敦厚、守望相助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