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走进太行——河北古村落版画作品展”在河北美术馆揭幕,展览呈现了54位艺术家历时三个月以太行古村落为主题进行创作的112件版画作品,囊括了丝网版、木版、石版、铜版、综合版等多种版画形式。
一起来看看河北人身边的古村落有多美。
井陉南障城镇大梁江村——河北唯一入选“中国最美古村落”的村庄。
大梁江村位于井陉县西部,因其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古风古貌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这里有一处完整的明清建筑群,房屋建筑以石头作为主要材料,木质门窗,碧瓦青砖,斗拱飞檐,气势宏伟,向人们展示着一代晋商曾经的辉煌。有人称之为河北的“乔家大院”。
磁县陶泉乡花驼村,太行山中睡美人
磁县陶泉乡花驼村位于邯郸市磁县西南部、太行山脉深山区,村庄海拔686米,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村庄被群山环绕,森林密布,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路与之相通,俗有“磁西百里,人称天尖”之誉。花驼村和海拔987米的“睡美人山”、海拔1087米的炉峰山景区融为一体,与漳河小三峡仅距5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2014年3月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邯郸市峰峰矿区大社镇,寻找遗落的石窟
大社镇现存的传统民居较多,其中何家大院为典型代表,大院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甬道行至西头往左转为西门,东西建筑成太极分布,正堂大院建筑在阳极之位,何家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有较强的防御作用和浓厚的文化氛围。镇域内小响堂石窟是北齐鲜卑族遗留下来的重要佛教遗迹,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苍龙山石窟、皇姑庵石窟、水浴寺石窟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鸡鸣驿,又称鸡鸣山驿。坐落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据专家考证,鸡鸣驿是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
井陉县天长镇,千年繁华后的沉淀
天长镇地处晋冀之交,太行山之巅。天长镇形如簸箕倚立,绵河潆于前,北岭居于后,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天长镇地上古迹遍在,名胜良多;地下文物密集,亟待保护开发。镇内现有国家文物保护一处:河东井陉古瓷窑遗址;省文物保护7处:天长古城、文庙、城隍庙、显圣寺、通济桥、龙窝寺、秦皇古驿道;市文物保护3处:皆山书院、王家庭院、逸仙桥。县文物保护多处:旧县衙、都堂府、观音阁等三十余项。天长镇可谓名符其实的历史古城,文明胜地,文物古镇。
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石头筑起的明清建筑群
小龙窝村原叫龙窝铺和龙窝村,据传始建于隋朝,公元600年左右。位于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井陉天长镇宋古城西8公里处,307国道、秦皇古驿道蜿蜒穿村而过。小龙窝村的建筑带有明显的山西民居特色,且整体保存较好,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置身于石头的世界
于家石头村,是一部用石头抒写的村落史诗。于家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城微水镇西南约十五公里处,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这个石头村在四面环山的洼地,山峦环抱,绿树掩映,不到村头见不到人家。当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进这个村子,一下就置身于石头的世界。
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南30公里处,是抗日斗争中一处重要的战争遗址。1961年3月4日冉庄地道战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是全国首批爱国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