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亮(右)在教外国友人扭秧歌。 河北日报资料片
编者按
再过一周时间,省第九次党代会就要开幕了。
日前,出席省第九次党代会的800名党代表已经全部产生,他们牢记嘱托、肩负使命,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中有许多来自基层一线,在全省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今天起,本报推出“基层党代表风采”专栏,报道当选代表中来自基层一线的先进模范党员的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河北日报记者 宋柏松
11月11日,在山东卫视一档大型综艺节目中,来自我省昌黎县的农民宋建亮为广大电视观众讲授了昌黎地秧歌文化。
昌黎县城郊宋庄村农民宋建亮今年36岁,是昌黎地秧歌传承人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坚持传承创新,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传统的地秧歌。11月16日,他将带领他的建亮民间艺术团进京参加非遗汇演,进行两个整场的秧歌展演。
“饭不吃,酒不喝,不能不扭大秧歌;米不碾,面不磨,不能不看大秧歌。”宋建亮儿时就喜欢秧歌,那时逢年过节便追着秧歌表演队走街串巷看演出,有时在本村看完觉得不过瘾,就追到邻村接着看。后来,宋建亮拜地秧歌传承人鲁凤春、于振江二位老艺人为师,正式学习地秧歌。宋建亮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喜欢地秧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为地秧歌这种传统艺术加入新鲜元素。1993年,宋建亮只身一人去少林寺学习武术,将少林武术元素融入地秧歌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后来,他又拜师学习变脸绝活儿,提升了地秧歌观赏性,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宋建亮通过创新为昌黎地秧歌注入新的活力,他和自己的队友们把地秧歌扭到了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助演队伍中,扭进了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扭上了央视大舞台,扭到了韩国、马来西亚……他要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感受到这门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2014年,宋建亮创建了民间艺术学校,免费教授昌黎地秧歌,他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地秧歌的队伍中来,将这个传统瑰宝传承下去。
不久前,宋建亮光荣地当选为省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他广泛走访周边群众,征求大家意见建议。“通过走访,我发现大家对公共文化服务有更多的期待。我将把大家的期待带到省党代会,就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提出建议。”宋建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