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8日,裕华路西延工程(苑东街至西三环)正式通车,从苑东街直通到了西三环,实现了东西贯通。为进一步减轻中山西路和槐安西路的交通压力,石家庄市继续实施裕华路西延(西三环至新园街)工程。该工程自今年6月16日开始进场施工,现在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75%。预计到11月份可实现主体完工,到12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裕华路西延(西三环至新园街)工程全长782米,包括跨环城水系桥体及道路两部分,跨环城水系桥梁长451米,总宽度为34.5米,结构分左右两幅,桥梁设计标准为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为50公里。其余331米为城市道路,宽50米,双向六车道,设有慢车道和便道。
石家庄裕华路西延工程(苑东街至西三环)已于今年4月通车
今年4月28日,石家庄裕华路西延工程(苑东街至西三环)正式通车。这条贯通省会东、西的迎宾大道——裕华路,结束了断头路的历史,实现了西三环至东三环的连通。
裕华路苑东街至西三环段的打通,为石家庄市中心通往西三环增加了一条重要干道,将有效缓解中山路、槐安路的交通压力,对促进省会交通路网的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将方便裕华路苑东街至西三环段沿线居民出行,还将对沿线商业、居住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我市城市道路规划“四横六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四横”中有三条路(和平路、裕华路、槐安路)实现了东三环与西三环的贯通,对提高城市形象意义重大。
除了裕华路西延工程,石家庄在城市建设方面还有哪些事情值得我们期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石家庄出台规划 到2020年力保2.3万辆电动汽车便捷充电
近日,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石家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6-2020)》(纲要)。据悉,2013-2015年,石家庄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不到4000辆,按照该规划,到2020年,充电基础设施将保障约2.3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作为规划的重点任务,石家庄还将促进京津冀充电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
据权威调查,2013-2015年,石家庄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3888辆,其中纯电动汽车3343辆,混合动力汽车545辆。与此配套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也在增加——截至2016年6月,石家庄市已建充电站44座,充电桩1013个(含站内桩),在建充电站49座,充电桩1022个(含站内桩)。
按照上述发展规划,预计“十三五”末,石家庄市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标准车,按照新能源标准车折算关系表,至“十三五”末,石家庄市电动汽车约为23000辆,其中:公交车3600辆;专用车7400辆;私人乘用车12000辆。为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上述发展目标要求,届时,石家庄市将配建电动汽车充电桩24150个,充电站318座。
2020年私人乘用车“一车一桩”
根据重点工程目标:到2020年,私人乘用车领域:基本实现“一车一桩”,满足私人乘车基本充电需求;城市公共领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化、均衡的充电服务网络;公共服务领域:在高效利用城市公共领域充电服务网络的同时,充分挖掘自有场站资源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满足公共服务领域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十三五”期间,石家庄新建住宅将配建停车位、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车位比例,中心城区(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高新区、正定新区、循环化工园区、综合保税区和正定县)不低于100%、30%、30%,其他区域不低于100%、10%、10%。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换)电站。
或将减少93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根据石家庄市充电基础设施平均投资成本测算(不含外线电网配套费用),按照本规划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至2020年累计投资约为7.8亿元。
从经济效益来看,按电动汽车销量目标计算,从2016-2020年可实现的累积充电电量约为9.37亿度,节约替代燃油量超过30.1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93.28万吨。
从社会效益来看,纯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产生有害气体,基本能实现各种污染物的零排放,通过电动车充电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可以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利用电网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增加了电力在交通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优化能源消耗结构;电动汽车充电站一般建立在大型停车场和公共服务场所等地方,可实现充电站和营业厅一体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另外,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还可提高电网的使用效率,增加资源利用率。
石家庄出台意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出门800米就有健身的地儿
进一步完善市区10分钟城市健身圈,确保市民出门800米范围内有健身场所锻炼……日前,石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确保出门800米范围内有健身场所
按照《意见》要求,各县(市)、区要达到一场(体育场)、一池(游泳池)、一馆(体育馆)、一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一公园(体育公园)、一绿道(自行车专用骑行绿道)的“六个一”建设标准。
同时,完善市区10分钟城市健身圈,加快城市社区、公园广场等便捷、实用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确保市民出门800米范围内有健身场所锻炼。
新建居住区和社区按国家行业标准,实现新建居住社区群众健身相关配套,达到室内人均建筑面积0.1平方米以上或室外人均用地0.3平方米以上。
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太极拳、足球、篮球、排球、自行车、武术、游泳、广场舞、冰雪运动等体育项目。
推进单位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意见》指出,要推进一批市级,县(市)、区级,综合性和功能性体育场馆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体育场、公共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多功能球场、健身绿道等设施。
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户外广场、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建设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体育健身。
此外,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利用。完善各类体育场地健身服务标准,安排一定比例财政资金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积极支持群众健身消费,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石家庄东环公园提升改造 将新建1.5万平方米雅清湖
省会东环公园位于东二环与南二环交叉口西北角,是东南城区居民们休闲健身的主要公园之一。东环公园的提升改造工程近期开工,公园将新建1.5万平方米水面,形成生态水系。公园提升改造完成后将成为省会“海绵城市”园林试点。
此次,公园提升改造整体格局以打造“动”“静”两大环线为主。“静”环线:在原有下沉草坪(旱湖)位置,新建生态水系“雅清湖”。根据湖体的变化增加栈道、平台、景观桥等滨水设施,形成宜人的滨水休闲空间。“动”环线:依托原有主路增加环形彩色沥青跑道,沿线增加“儿童乐园”“月季广场”“林下广场”等趣味健身等运动区,以满足不同的使用人群,同时根据场地的现状条件,最大限度保留现有植物。
提升工程将于近期开工,开工时公园全封闭,计划工期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