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唯有精神能够书写永恒。
在历史的长河中,种种伟大的精神绝不是一时一地的孤立存在,而总是在赓续传统和启迪后世中彰显魅力。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抗震精神,与燕赵儿女的精神气质血脉相通,让河北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完满,对开创美好未来更加自信。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闻鸡起舞”的祖狄,从不改初心、从容就义的李大钊到纵身一跃、慷慨赴死的狼牙山五壮士……燕赵大地自古至今不知唱出了多少曲壮怀激烈。
花开花谢四十年,浴火重生谱新篇。灾难磨砺非凡的意志,苦痛铸就坚强的品格;比钢筋水泥更坚固的,是不屈的抗震精神。40年重整河山,唐山不仅仅再造了物质世界的新家园,更用生命和汗水扮靓了河北人的精神家园。40年的拼搏奋战、40年的经验启迪,犹如内心深处的灯火,映照着现实和未来。
唐山的抗震、重建凝聚着全国各地的关爱和深情,所以地震孤儿就有了党育红、党育苗、党育新这样的名字,而我们则由此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因为当初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从瓦砾中站起来,我们更能明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因为用一滴又一滴汗水、一块又一块砖瓦换来了一座城市的浴火重生,我们更加相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穿越历史的氤氲,感受时代的脉搏,抗震精神在今天更加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六)
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里一座残破的时钟雕塑,把指针永远定格在了灾难发生的那一刻,但我们前行的脚步却从未停留。
“现代化历史进程,总会与艰难曲折相伴随,这不是历史的宿命,而是历史对国家民族的大考。”路漫漫,其修远,伟大的抗震精神支撑着我们自强不息、重建家园,激励着我们上下求索、开创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未来的航程不会只是一帆风顺。
对于河北而言,“十三五”时期是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各种优势和潜力最能得到有效释放的时期,是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最为紧要和关键的时期,是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又好又快发展最为宝贵和有利的时期……
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需要顽强不屈的抗震精神为我们带来信心和勇气。
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使命光荣、任务艰巨。“三期叠加”之下,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需要承受,原有的优势正在减弱,新的矛盾又集中显现,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我们河北既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又要确保经济发展不失速;既要在经济发展上增比进位,又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既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又要妥善处理各种风险和矛盾……
战胜新困难、迎接新挑战,需要在不断增强“四个自信”的过程中激发源源不断的动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通往辉煌的道路上,总是充满坎坷与曲折,总要付出艰辛与汗水。40年间用血和汗浇铸成的伟大精神,过去是、现在是、永远是河北人最为可贵的一笔财富。
“伟大的精神一旦和伟大的实践结合在一起,就会像火种一样迅速燎原于人们心中,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在这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把抗震精神的丰碑永远树在心里,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以强大的自信力横下一条心、铆足一股劲,苦干实干、奋勇争先,真正把光荣的使命扛在肩上,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河北篇章,这就是我们对伟大抗震精神最有力的弘扬。
(七)
“夏日为什么这样的滚烫?因为你的心房压着七月的悲伤。”
光阴把血和泪沉积在记忆的深处,也把气壮山河的声响激荡在岁月的天空。
7月28日,注定是一个纪念的日子,又注定是一次崭新的起航。我们回望过去,不是沉溺于伤悲,而是要观照当下、审视现实;我们纪念抗震,不是舔舐伤疤,而是要慎终追远、昂首向前;我们把最深切的哀思和期冀献给同胞,愿逝者安息,更愿生者用坚定的自信和不懈的奋斗抚慰那些不屈的灵魂。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新的胜利和辉煌必将属于英雄的河北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