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世杰 石维 通讯员 孙伟杰 何康
穿用都是高档名牌,对同学出手大方,朋友圈和QQ空间也时常晒出到各地游玩的照片,这样一个女生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个“富二代”。如果她开口让同学帮忙贷点款并承诺由她按时还款,甚至还能给同学一笔“感谢费”,同学们还会有戒备吗?日前,石家庄裕华警方侦破了一起借用在校大学生身份信息进行贷款诈骗的案件,这名犯罪嫌疑人王某潜逃多日后被警方抓获。
“富二代立志创业”借同学身份贷款
王某之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自2015年开始,她以在老家与人合伙开店、投资某大学咖啡馆股份等名义向同学、老乡等“求助”。要求使用他们的身份信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贷款,并承诺由她按期还款,还按贷款额的多少给予一百到几百元不等的“感谢费”。多名受害人之所以愿意提供身份信息给王某使用,除了是同学关系抹不开面子以外,更主要的是王某给他们一种经济实力强大的感觉,同学们觉得她肯定有能力偿还贷款。原来,王某在平时都表现出了一种“不差钱”的劲儿,经常是貂皮大衣,LV手包,穿金戴银,从衣服到背包,从化妆品到手机,无一不是名牌和奢侈用品,出手也非常阔绰。
王某自称,她家条件非常好,每月的生活费有三四万元,但因为自己花钱没有节制,所以手里也没存下什么钱。虽然家里富裕,但她不愿意一直靠家里,想通过创业来锻炼一下自己,但家里人不支持,所以她就想以同学的名义从网络平台贷款来筹集“启动资金”。遇到有的同学质疑她为什么不以自己的名义到网络平台贷款,王某以不变应万变,都是以她的信息已经使用过为由搪塞过去。还有的同学表示不懂网络贷款的程序,王某也早有准备,将她在网络里认识的几个专门做网络平台贷款业务的网友介绍给他们。在将姓名、学号、手机号、学校名称等信息通过网络提供给这些贷款中介后,中介再用他们的信息在不同的网络平台申请贷款。网站审核通过后,将贷款额打到贷款人的银行卡上,并要求贷款人分期进行偿还。在留存一定比例的“感谢费”后,再将剩余的钱以现金或转账的形式交给王某。
“富二代”失联 几十名受害同学报警
初期,王某还能及时将每月的还款及时转账给帮她贷款的同学,但时间一长,王某就有些拖延了,有时直到还款期限的最后一天才把钱转给同学。到今年4月初,王某手机关机、微信下线,彻底失去联系。无奈,有的人只好自己垫钱还“月供”,有的人因为贷款额度较大,急忙找到王某的辅导员报告情况。辅导员了解后发现,替王某贷款的同学多达数十人,金额也非常巨大,在与王某家人取得联系确认其并无还款能力后,大家一起到公安机关报了警。
裕华公安分局建通刑警中队陆续接到某大学多名在校学生报警,初步统计后发现,共有30余名在校大学生和其他人员被王某借用身份信息用以网络贷款。这些人少则三千多元,多则七八万元。这些贷款中,有的是通过现金的形式给付的,有是则是在贷款平台上先行购买苹果手机等高价商品后,再由贷款人交给王某本人或其指定的人员进行变现。初步查明,王某涉案金额近百万元。
建通刑警中队通过走访调查,掌握了王某的犯罪证据,但王某离开学校后就更换了电话号码,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专案组将王某上网追逃,并联系王某老家当地警方对其进行查找。6月11日,获知王某在石家庄某酒店住宿的线索后,专案组民警立即出击,经过9个多小时的蹲守,成功将王某抓获归案。
个人信息请妥善保管
经讯问,王某对其以开店等名义借用他人信息进行网络贷款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王某交代,她因为感情的问题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就通过购买高档商品、到夜店消费等方式来麻痹自己,但家里每月给的一千多元生活费根本不够用。2015年上半年,王某通过网络认识了几名自称能提供网络分期贷款服务的网友,正在为钱发愁的王某看到了“机会”。为了取得别人的信任,她先用名牌衣服、化妆品、手机等把自己“包装”了一番,让人觉得她很有实力。接着,她通过微信、QQ群等向熟悉或不熟悉的同学寻求“帮助”,编造了一个“富二代立志创业”的故事给他们听,并承诺保证还款。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和同意后,再通过几名提供贷款服务的网友从多个贷款平台将钱贷出,除少部分给了网友和同学作为“感谢费”外,大部分都被她挥霍一空。为了维持下去,王某拆东墙补西墙,不断骗取更多的同学为她贷款,最终东窗事发,既害了同学,更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目前,王某因涉嫌诈骗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民警提示:市民一定要注意个人信息的安全,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和家庭信息,尽量不要泄露给他人,以免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贪图一时许诺的“好处费”而给自己造成伤害。
(文中人物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