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驼村以明清及民国传统建筑为主,建筑群占地面积2.2公顷,保存完好率85%以上。建筑均为石砌房屋,因山就势,错落有致。村内所有街道均以青石铺设,现有青石路4条,长1200米。村内民居大部分为平屋顶,建筑为石木结构,门楼以精美雕刻作为装饰,檐角和水口多为整块青石雕刻而成。村中古代遗存丰富,现有4处古窑洞,据说修建于明朝。村中还有炮楼5处,石庵50余处,寺庙8处,古树不计其数。
花驼村与海拔987米的“睡美人山”、海拔1087米的炉峰山景区融为一体,与漳河“小三峡”仅5公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此外,距花驼村南约一公里的云台山上,经小十八盘拾级而上,有一处约1500年历史的天宝寨。传说刘秀兵败南下,被王莽追杀,曾在此处避难,刘秀得天下后,传旨将此寨改名为“天宝寨”。寨上有庙宇三座,另建有郭氏祠堂,相传为纪念民国时期打虎英雄郭祥而建。寨内玉皇顶存有一棵古柏,历经千年,依然挺拔苍翠。
因该村地势险要,山高林密,群众基础好,从1937年5月起,我抗日组织开始在花驼村秘密建立兵工厂。在刘少奇、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带领下,兵工厂主要生产枪械和军衣、军鞋、毛巾、肥皂等后勤物资,兵工厂机器设备由刘少奇从六合沟煤矿运至花驼村。据记载,花驼村兵工厂是当时太行山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号称“冀南第一兵工厂”。兵工厂在花驼村7年间,始终没有受到敌人的破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村内现存一二九师兵工厂旧址12处,现在花驼村是冀南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花驼村民风淳朴,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一种悠然、淳朴、自然的生活。不过花驼村有个严重的问题——缺水。村里几乎到处都有水窖,用来储存雨水,这也是村民常年的饮用水。“我们这里山高,吃水是个大问题,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王俊魁说,“我们想从山下引水,如果有了水,村子就能‘活’起来,这是我们全村人的愿望。不过工程量不小,花费也较高,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