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在盐碱地里“闪耀”
由于降水稀少、地表水咸度高,沧州市南皮县土地盐碱化严重。当地的一首民谣道出了农业生产的艰难:“春天白茫茫,秋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
“要把盐碱地真正打造成‘渤海粮仓’,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科技攻关。”刘小京说,环渤海地区平均海拔低于20米,地下水埋深浅,不能沿用之前的老方法抗盐。
环渤海地区土地无法彻底脱盐,科研人员决定首先从培育耐盐品种入手。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为首的研究团队,将普通小麦与美国耐盐植物偃麦草进行杂交,使普通小麦有了耐盐的特性。“偃麦草有70对染色体,小麦有40对染色体,本身难以杂交成功。但如今,小偃系列新品种抗盐稳产性能已十分稳定,其中,‘小偃81’小麦品种亩产达到400公斤。”刘小京说。
接下来,针对环渤海各地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不同的抗盐碱技术。
衡水市景县,位于低平原腹地,地处地下水超采漏斗区,深层灌溉淡水的开采受到严格控制。“受气候条件限制,这里小麦生长季的降水量不能满足其生长所需,小麦丰产必须依靠人工灌溉。”李科江坦言,如何解决节水与增粮的矛盾是景县示范区技术成败的关键。
“景县的地下咸水资源非常丰富,80%以上的地域分布着浅层微咸水资源,为何不试试咸水灌溉呢?”依照这个思路,李科江利用咸水和微咸水混合灌溉小麦,在东堡定村研发示范了“咸淡混浇精准智能控制系统”,经测产小麦亩产达540公斤,玉米亩产达到720公斤,亩节约深层淡水110立方米。
相比景县,沧州市地下水埋深更浅,亩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6,有300多万亩耕地处于雨养旱作状态,粮食每亩单产不足200公斤。“一滴水,一粒粮”,当地很多百姓认为在这样的荒地上实现高产是“白日梦”。
然而,科研人员硬是把这个“白日梦”变成了现实。经过多次试验,闫旭东团队针对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通过先起垄,垄上覆膜,在膜侧种植的方式集雨保墒,变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有效解决了困扰生产多年的“卡脖旱”问题,实现亩产粮食600-700公斤。
一座座机电井掩映田间,一垄垄地膜平整铺开,一条条滴灌带静卧地面……在宁晋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基地,研究人员通过“微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亩增产小麦8.3%的基础上,实现节水50%以上,连续三年全年实现亩产吨半粮。“咱们也给庄稼打上了‘点滴’,吃上了‘专供水’。”百姓赞叹道。
“随着‘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深入,咸水结冰灌溉淋盐改良盐碱地、测墒灌溉技术与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结合、粮麦一体化等一批科研成果接踵而至。”王慧军说,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创新把不毛之地变成万亩良田,昔日的贫瘠盐碱洼地正在向现代农业创业创新高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