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小学生到省图看书学习。
过度依赖手机阅读会导致右脑退化
记者在调查中常听人感叹,年纪轻轻却提笔忘字,虽然每天在手机网页上浏览各种信息,但能记住的却很少,有些喜欢的经典句子也记不住。40多岁的徐先生说,他每天晚上逼迫自己看一会儿纸质名著,可仅看了十几分钟,其精力就被手机、电视吸引了过去。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许多年轻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有理想、有抱负,但过了一年半载,就变得暮气沉沉,心浮气躁。什么原因呢?因素固然很多,但与不读书或读书少不无关系。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曾说,手机阅读是实用的、随机的,属于一次性消费。如果传统阅读是主食,手机阅读则是饭后甜点,以甜点代替主食的人必定营养不良。
所以,当我们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时,别忘了它不仅是偷走时间的机器,而且也容易诱发诸多负面问题。
河北省中医院脑病科主任苏志伟表示,人的右脑主要处理直觉、想象及情感思想等,左脑则是理性推理、线性思考、实况调查。而我们使用智能手机时,主要运用左脑,倘若长期偏用左脑,就会令右脑功能退化,造成削弱集中力、记忆广度,最终连认知能力也会退化。
苏大夫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过度沉迷手机的人,除了容易罹患颈椎、视力、手指等方面的疾病外,还容易对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计算能力、执行能力、书写能力等在内的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以致影响一个人的知识积累。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数码痴呆症”。
石市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吴彦敏、河北医科大学心理研究室副教授何义芳,也都认为过度依赖手机阅读可能影响记忆效果,从而导致文化素质下降。
“两种阅读方式”互补效果最佳
尽管手机阅读有着诸多弊端,但“低头族”越来越多已成客观事实。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接触率逐年提高,2014年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2013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比2013年减少了0.21本;人均报纸阅读量比2013年下降了5.82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2013年相比有所提升。
记者近日在省图书馆看到,来这里借书看书的市民络绎不绝,1楼大厅自动借还机旁始终围着很多人,2-3楼阅览室里里外外坐满了人,可以说是一座难求,但中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居多,20-35岁的年轻人较少。据二楼期刊借阅区工作人员李女士估算,来这里借阅期刊的顾客平均每天二三百人次,寒暑假客流量最多,每天达四五百人次。客流量虽然不比以前少,但年轻人却只有15%左右,而且这些年轻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陪孩子来看书的。
30多岁的葛女士经常带女儿到图书馆看书,时至今日,上五年级的女儿早已喜欢上了这里的学习氛围,坚持让妈妈陪她到省图借书看。在女儿的带动下,葛女士也放下手机,跟女儿一起读书。
遗憾的是,一家人团坐在桌前看书的温馨场面,如今在很多家庭已不多见了。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谷更有认为,足利驾校微型图书柜宣传语的引导意义,已远远超出安全驾驶本身,它昭示了一种良好愿景:“低头族”不忘“纸墨香”,少玩手机多看书!正如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负责人徐国升所说的那样,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着许多负面影响,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纸质阅读。因此,继续推动手机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结合和平衡,提高阅读效果,应是政府和全社会一起努力的方向。
□文/图 首席记者 李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