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他对苹果修剪技术进行更新,“去强留弱”变成“去弱留强”,农民一时接受不了。
“今年先试一根条子行不行?”在岗底村村民安小三家的一棵苹果树上,李保国做起试验。一根两米多长的枝条拉下来,第二年结了76个大苹果,没一个小于半斤的。现场观摩后,农民对新技术口服心服。
多年来,他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技术把式”。
多年来,经他直接帮扶的村庄已达到三四十个,间接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百余个。
从我省的太行山南端到北端,每个山区县李保国都去过,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也都认识他。
有一次,他的车行至内丘县摩天岭村,遇上交通堵塞,进退不得。他下车察看,被农民认了出来。听说他急着回保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人群中有人喊道:“快把我家院墙推倒,让李老师的车过去!”没容李保国阻拦,几个人一拥而上,将路边一堵土坯墙围成的农家院扒开一个三米多宽的缺口。
“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记者发现,在李保国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奇怪的名字。“这些都是农民打来的电话,实在听不清他们姓名,就这么先记下来。”
李保国的手机中有将近900个电话号码,其中农民的至少占了1/3。2013年4月19日,苹果树正开花,下了场大雪,当年很多地方的苹果绝收,但凡是经他电话指导过的农户,减产都不大。
沿崎岖的山路前行,成片的苹果树在寒风中肃立,默默积蓄明春发芽的力量。
“这是安小三家的果园,这是安海山家的,这是杨和平的,这是杨双奎的……”一路说起山里的这些果园,李保国如数家珍。
他像太行山一样坚毅,专心致志,创新实干,为荒山披绿穷岭生金孜孜不倦
12月9日晚上9时30分,李保国打开邮箱,发现来了一封新邮件,省林业厅要在下周对平山县绿色核桃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行验收。他赶紧打了一通电话,安排准备材料等相关事宜。
“路上是司机,下车当劳力。除了干技术,还得管闲事。”李保国笑着对记者说,这些闲事不管还不行,因为都关系到山区开发、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