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企业想做做不成、风险投资想投不敢投、政府想干无法干的难题
———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0余件,为企业节约资金1.2亿元
日前,河北迎新集团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将一客户反映有割伤的玻璃样品送到了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厂里的技术人员凭经验认为是防霉粉的原因,但经处理后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听完情况后,研究院工作人员迅速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进行了扫描,最终发现玻璃样品含锡。浮法玻璃有限公司马上据此进行相关处理,问题很快得以解决,公司一位负责人说:“这一下子为公司减少了数十万元的经济损失。”
类似割伤这样的问题虽不大,但在产业中也有一定的发生频率。“然而,一台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就价值300多万元,由单个企业配置一是难以负担,二是利用率偏低有些浪费。”李梅海说,建立产业技术平台,就是面对整个沙河玻璃产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解决那些“企业想做做不成、风险投资想投不敢投、政府想干无法干”的难题。
在投资4000万元为研究院装备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旋转高温黏度计等150余台(套)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检测设备基础上,“去年,沙河市再投入7000多万元,在研究院建设玻璃深加工产品研发和检测、新型熔制技术研究、玻璃新品种中试等技术平台。”申志伟说,建成后,有望成为全国最专业、最先进的玻璃中试车间和专项技术研发平台。
借助研究院提供的项目论证、材料分析、质量检测、技术难题攻关等一系列集成化、保姆式服务,沙河玻璃企业顺利攻克“关键技术”、“瓶颈技术”难题,发展步伐愈发坚实。据了解,研究院共为企业开展原料成分分析、产品质量及性能检验检测3000余次,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80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0余件,为企业节约资金1.2亿元,使50多家玻璃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提高。
“以前,玻璃出现气泡、结石等问题,只能凭经验处理,每次至少需要2周时间,若判断失误还有可能耽误玻璃的正常生产。”迎新集团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化验室主任鲍翠鹏说:“现在,一般在3天之内研究院就能找出问题所在,大大降低企业损失。”
技术平台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沙河市玻璃产业的新优势也得以激活。如今,浮法玻璃质量不断提高,优质浮法生产线达32条;同时培育发展玻璃深加工企业400余家,年消化玻璃原片3500万重量箱,玻璃深加工率达35%,产业整体档次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