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他们的确眼光独到。“这条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生产线,年产值可达10亿元,经济效益和产业带动效应十分显著。”孙波说,以后他们还将继续与玻璃技术研究院加强合作,建成高铝浮法玻璃生产线、LOW-E玻璃生产线、特种浮法玻璃深加工生产线等。
和驰润公司一样,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沙河的很多玻璃企业对产业前景表示乐观。而仅仅在几年前,沙河的不少企业还在建筑市场低迷、同业竞争激烈、玻璃利润微薄中苦苦挣扎。
沙河人因玻璃而富,沙河市因玻璃而兴。玻璃作为沙河的传统支柱产业,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后逐步形成规模。但由于玻璃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烧的又都是劣质原煤,产业带来的污染严重。沙河市委书记曲斌说,当时,发展方式粗放、产品质量不高、产业档次低,是沙河玻璃产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加上国家节能减排倒逼机制的压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考虑到县域企业经济实力有限,技术力量薄弱,无法进行研发,2005年,市委、市政府果断做出决策,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沙河玻璃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公共技术创新平台,为改造提升玻璃产业提供重要科技支撑。2010年5月,该市又出资8000万元,与该校联合创办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从技术、人才、装备、品牌等方面直接为企业提供服务。
“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必须抢先一步跑在前头,占据行业技术制高点。”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申志伟表示,研究院的使命之一,是紧紧围绕沙河玻璃产业发展需求,瞄准国际同行业最高水平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成为产业创新的“领航者”。目前,研究院已与国内外10余家科研院所结成技术联盟,已成功研发掌握微晶玻璃、高硼硅玻璃、高铝玻璃等一批尖端技术,开展了特种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玻璃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等方向的课题攻关。其中,“高硼硅耐热冲击浮法玻璃”、“无氟乳浊玻璃”、“浮法低膨胀微晶玻璃”、“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已入户沙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