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记者 段丽茜
记者:讲发展要上项目,讲环保常常要砍项目。环境不好,群众骂娘;项目没了,地方政府责怪。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环保部门似乎常常处于发展的对立状态。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陈国鹰:环保与发展,有矛盾的一面,但绝对不是对立的。用一个不十分贴切的比喻,类似于汽车的刹车和油门,没有刹车只有油门的汽车,是没法上路行驶的,即使上路了也是违章不断,事故连连,欲速不达。从这个角度讲,环保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更进一步讲,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环保与发展矛盾的一面也许表现得突出一些。但在工业发展的中级阶段,主要任务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阶段,环保不仅与发展不矛盾,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手术刀,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绿色引擎。因为从总体来看,凡是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大多属于落后的低端产业,环保如同一个筛子,筛掉的都是这些“两高”企业,支持的都是高端产业、新兴产业。
从环境本身来讲,我们经常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如果一个城市雾霾天气很严重,高端产业不可能来,高端人才也不可能来。试想一个污染严重、傻大黑粗的城市,想发展高端产业、高端服务业,只会是一厢情愿。环境好了,对发展而言就是筑巢引凤;环境污染了,对发展而言就是自断后路。
记者: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治理工业污染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点。您对治理我省工业污染有什么新思路?
陈国鹰:对于河北来讲,传统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占八成以上,而传统工业中,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建材等能耗高、污染重、排放量大的重工业又占近八成。所以说,我省产业结构偏重,如果这些企业的污染得不到很好的治理,不仅生态环境改善不了,也占用了过多的环境容量,挤占了发展新兴产业的空间。
当前,我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设区城市中,重度污染天数比例相当高。今年1-4月份,11个设区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仅为31.7%;全省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29.2%的断面为劣五类水质;基于我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减排刚性指标压力很大;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正日益显现,辐射环境安全、重金属污染、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置等问题,都有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社会矛盾。
【责任编辑:金卫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