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
——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于刃刚教授
河北日报记者 安人和
“有中生新”重在产品升级换代,“无中生有”应从建设生产基地入手
记者:省委八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强调,下大决心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这是一项非常迫切也非常艰巨的任务。在您看来,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在哪里?
于刃刚:转型就是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即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记者: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省委提出既要坚持“有中生新”,又要坚持“无中生有”。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于刃刚: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来完成的,可以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石。从实践来看,后发地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对标行动”,进一步明确产品的升级目标,制订技术演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培育技术品牌,加快新产品研发,朝着“精、深、专、特”的方向发展。
“无中生有”主要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可以做到在产业内甚至产品内分工,实现在更大区域范围的要素优化组合,从而达到共赢。从我省实际出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从建设生产基地入手,通过技术引进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应立足现有基础,在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同时在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也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开创新局面。
大项目、好项目是撬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杠杆
记者:无论是“有中生新”还是“无中生有”,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上。但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恰恰是大项目、好项目相对较少,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于刃刚: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是撬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杠杆。在我看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有两点要特别重视:
一是项目建设要着眼于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产业集中度不仅是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我们应当紧紧抓住央企、民企、外企进河北的机遇,力争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使我省相关产业的产业集中度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当前,要特别重视提高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领域的产业集中度。在这方面,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比如,可以重点扶持省内那些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帮助其迅速做大做强;可以通过在资源配置、财税政策、要素供给、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的方式,在适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产业领域进行整合重组;可以引导那些在全国各地已经做强做大的冀商企业向本土回归,等等。
二是要大力改善发展环境。这是搞好项目建设最基础、最根本的保证。当前应特别注意清除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除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任何部门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设置障碍限制或禁止民营企业的进入。与此同时,对那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要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服务,确保引得来、留得住、做得大。
记者:说起工业转型升级,就必然要谈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实际来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正是困扰我们的一个“老”问题,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于刃刚:其实,对这些“老”问题,我们早就有相应的“老”办法。其中的关键,是能不能真正抓住关键环节,把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
比如,增加研发投入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但科技投入长期偏低正是制约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当中既有各地方政府特别是县一级科技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重视不够的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强化监督和问责,让各级政府切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不断增加科研投入;另一方面就是真正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重点是通过实实在在的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成为创新主体。
关于科技创新,我想重点谈谈协同创新问题。协同创新既是整合区域内科研力量、尽快实现重大科研突破的有效手段(对于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地方来讲更是如此),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正因为如此,国家已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建议我省实施“河北2011计划”,紧紧围绕我省产业升级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攻关。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望尽快实现大的突破,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