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增旺发明的第二代秸秆收获机
“食草大胃王”的三次手术
6日下午,记者在蔡增旺的书桌上看到,《模具钳工》、《液压工程简明手册》等工具书摆了一排。他告诉记者,自己只有初中文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学。2008年,蔡增旺开始钻研起机械原理方面的书籍,并回收旧的收割机框架进行制造和组装。历时2个月,他终于研制出了第一代秸秆收获机。
蔡增旺说,他研制的第一代秸秆收获机,由两辆拖拉机、一个打草器和一个吹草机组成。打草器每分钟旋转1700转,可迅速将秸秆粉碎,再由吹草机将粉碎的秸秆吹到另一辆拖拉机内。在第一次试验时,手工收割需要半天的秸秆地,用机器仅需5分钟就能完成,不仅节省了人力,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但是,秸秆收割不完全,车辆配合不方便,使收割完的田地需要重新整理,而且粉碎的部分秸秆被浪费。
蔡增旺发现,由于打草器前面的弯刀与秸秆的接触面积过大,切得频率较高,才会出现第一代的情况。于是,他设计出了一种直刀,并增大刀的利度。2010年,第二代秸秆收获机诞生,整台机器的外形有了明显的变化,集草箱直接与收获机结合,粉碎的秸秆直接被吹到集草箱内,减少浪费。
2011年,他再次将切割刀改进,在转动的刀片上方增加齿状的定刀,使秸秆接触时粉碎的更细。“第三代集切割、粉碎、收集、清理与一体,连续完成收获过程。”蔡增旺说,如果是收割能手,每人每天只能完成3亩地,而他发明的秸秆收获机,每天则能完成100亩地,省时省力省费用。
由于这种秸秆收获机能快速完成收获,蔡增旺为他的发明取了个形象的名字—“食草大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