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通讯员郭京泉、王莹 记者解丽达
2月26日,廊坊市从各单位抽调的45名工作队员,奔赴革命老区保定阜平县,开展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一个多月过去,帮扶工作开展得如何?驻村队员帮助当地群众谋划了哪些致富新门路?近日,笔者深入帮扶村进行走访。
扑下身子“接地气”
3月27日下午,笔者来到南湾村时,驻村工作组正在贫困户陈玉海家走访。陈玉海干不了重活,老伴身体有病,家里还要供两个大学生上学……这次走访,工作组为他送来了米面油等慰问品。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阜平的真实写照。廊坊市此次帮扶的村,大多位于连绵群山之间,吃水困难,有的甚至要到几百米外的地方挑水吃。工作组到来后,坚持不给驻村添麻烦,自己挑水做饭。语言听不太懂,他们就当“小学生”,边干边学。短短一个多月,不少驻村队员说话都带上了“阜平腔”。
驻村以来,各工作组走遍了所驻村的每一户人家。“我们的目标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廊坊市驻阜平工作组总领队张朝东说:“每家去一次,重点贫困户家去了好几次。”
“今天继续走访党员户,先后走访了6户。走访到李文才老人家时,已经是晚上7时多了,村里停了电,我们就点起蜡烛,借着微弱的光亮和老人聊了起来……”这是我们在驻村队员苏鑫3月7日的驻村日记里看到的一段话。
一个多月以来,廊坊市各工作组共走访村民3500余户,与上万人次的干部群众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座谈。一些工作组已开始与干部群众一起谋划“十件实事”,制定帮扶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
因村制宜谋脱贫
3月27日,平阳镇王快村村外山上的水平沟(俗称“围山转”)里,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在和驻村工作队员一起栽种核桃树。他们有的挑水,有的运苗,有的培土,忙而有序。“驻村队员们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像一家人一样。”王快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郄进星深有感触地说。
为村里办一些实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是各工作组驻村后的一大工作重点。各老村的幼儿园条件差,桌椅破烂不堪。看到这种情况后,工作组积极牵线搭桥,3月28日,廊坊东汇融通投资咨询服务公司为幼儿园送来了38套新桌椅。该公司负责人梁菁表示,以后还要再给孩子们添置些学习用品,尽力为孩子们改善学习条件。
南湾村驻村工作组了解到村里群众有搞特色养殖的愿望后,主动联系了廊坊康达养殖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通过工作组牵线搭桥,康达养殖公司已先后到王林口乡马驹石村、南湾村和平阳镇黄岸村、罗峪村、石湖村进行考察,并与阜平县相关部门就帮扶村民养殖肉食鸡以及建设畜禽产品生产基地项目进行了对接。
在马驹石村采访时,笔者看到许多群众正在平整土地,准备建养殖大棚。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琴说,过去村里也想过靠养殖致富,但少资金、缺技术、没市场,现在有了驻村工作组的帮忙,乡亲们都看好这个项目,致富也有了盼头。
临别时,张朝东告诉我们说:“45名驻村工作队员一定会尽心竭力帮助驻村建强村级班子、提高致富能力,让这里的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