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遗体,母亲打心眼里就不同意。“我当时以为他也就是说说而已。”可慢慢地,母亲发现郑爱华不像是说着玩的意思,因为他总是会时不时旧事重提。“人死如灯灭,埋在土里无非是臭块地头子,烧了也就是一股烟儿,捐出去还能为医学事业作点贡献……”
他知道身体已经由不得自己支配,随时有可能长眠不醒,所以从2011年开始,郑爱华捐献的心愿变得更加迫切。终于有一天,郑爱华把父母、妻儿和兄长叫到了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议。
郑爱华在会上没有太多的语言表达,直接询问家人:同意不同意捐献。
一家人一下子沉静下来。那一刻时间仿佛凝滞。
知子莫如父。父亲郑连表态同意,“这是孩子的心愿,得帮他完成。”
妻子在郑爱华患病的这十年里一直不离不弃,她最懂丈夫的心。她也含泪同意了。
2011年12月7日,郑爱华签下了《中国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并委托哥哥送到了县红十字会。
害怕家人反悔,郑爱华亲笔写下一份协议书,“逼着”父母、妻子、女儿签了字:“家人请放心,也请哥放心,在上报捐献申请书以后,我还会和现在一样好好活着,我不会为捐献而影响我的生活,我还有很多未尽的义务,还有许多未了的心愿,捐献是我的一份心意,但不是唯一,我会继续努力去尽更多的义务,去实现更多的心愿。”
他低调,他说这是普通人做的一件普通事
“这是普通人做的一件普通事。”6月6日见到郑爱华,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现在,郑爱华已经无法清楚地表达,他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妻子的翻译。
妻子李景云告诉笔者,近一个月来,郑爱华只能靠一些牛奶等流食度日,说不出话来,他只能用笔写在写字板上,一遍一遍地写来写去地与人交流。
郑爱华说:“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走极端,我现在很清醒,也很明白,只是觉得用这样的方式来回报社会。从得病到今天的近十年间,如果没有许多的好心人对我的帮助,就没我的今天,也就没有这个家的今天。”
在郑爱华患病的近十年里,县教育局每年都会到其家慰问,勉励他战胜病魔。今年4月份,郑爱华在平泉上学的16位同学相约而来,有的甚至在北京也赶了回来;他教过的学生也会时不时地来看他……“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患病的这些年里,各级领导、同事、同学和学生都来看我,最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病情严重了心情不好时,我就会想起这些好心人。在这些好心人的身上,我体会到了一种温情,包括亲情、友情。正是这种善举感动了我,我希望用我的身体,把社会上的好心人对我的爱传递得更远一些,所以用这样一种方式回报社会。”郑爱华说。
无法用语言交流,郑爱华常用短信与人联系,每次,他的短信里都有这样一句话:“祝好人一生平安!”
河北日报记者高振发 通讯员杨利
【责任编辑:殷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