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榜样感人 制度管人
一根普普通通的油条,被保定早点摊主刘洪安炸出了“百味”:有人尝出良心味,有人赞其诚信味,有人品出了感动的味道。
感动之余,人们又不能不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何“油条哥”会引发社会如此关注?
采访时,就连刘洪安自己都说,他的举动只是在依照餐饮行业最基本的要求行事。
最近,记者在省会的一家超市看到,一种号称“无需发酵,加水即用,无铝配方”的油条即发粉卖得挺火。前来购买的任阿姨说,自己在家炸油条用的面粉和油比较有保证,好不好吃另说,至少放心。
连炸油条都要被迫自己DIY(自己动手做),这不仅是消费者的无奈。
几天的采访下来,记者发现,卖“良心油条”或是想卖“良心油条”的摊主并非没有,但他们普遍担心“做了没人信,吃力不讨好”。正如摊主王小星所言,除非大家卖的油条都没问题,否则“没人相信你”。
老百姓的餐桌不能单靠“良心”来净化。
如何保证大家卖的油条都没问题,这正是政府监管部门的责任所在。所幸,我们看到,保定市政府已经开始行动,着手推进小餐饮行业的整顿与规范,相关制度不日便会出台。
保定市政府能以强制性的制度管理和规范全市的小餐饮行业,最大限度发挥“油条哥”的示范效应,避免让“榜样”流于形式,这样的思路无疑切中了现实需要,也是群众所盼。唯有真正靠制度管起来,才能让“油条哥”的做法从餐饮业个案变成行业普遍标准。
人们在期待,保定市政府的行动能切实达到一位“油条哥”引出众多“油条哥”的实效,只有更多“油条哥”、“煎饼哥”、“包子哥”、“猪肉哥”涌现出来,才能切实让老百姓真正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舒心。
文/河北日报记者边慧
相关报道:
对话“油条哥”刘洪安——诚信经营不吃亏【责任编辑:赵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