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杂生,围墙倾颓,遍地垃圾。在元氏县南佐镇,一处葬有在1946年与敌遭遇英勇牺牲的17名解放军指战员的烈士墓,俨然成了附近村民的垃圾场。据介绍,今年清明节前,元氏县将对这片墓园进行清理,之后将把烈士遗骨集中在烈士陵园安葬,为烈士们重新找一方合适的长眠之地。
历史:65年前的城郎战役
在《石家庄军事志》中,详细记载了发生在1946年5月7日的“城郎战役”,埋葬在南佐镇的17名烈士,便是在那场战役中壮烈牺牲的。
据记载,当天拂晓,驻守石门的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第三军第三十二师,纠集河北保安队及元氏杂牌军共6个团突然包围驻守在获鹿(今鹿泉)、元氏两县境内的冀南军区独立第四旅。当时,独立第四旅旅部及第十一团驻元氏县城郎村,第十二团驻元氏县殷村,第十团驻获鹿县山尹村。元氏县南佐镇还驻有前来与独立第四旅换防的独立第五旅,为保密,对外也称独立第四旅。
在元氏城郎村,独立第四旅旅部与国民党军战斗相当激烈,连续击退国民党军数次疯狂进攻。第十二团、驻南佐的独立第五旅闻讯增援,当地民兵也奋勇配合,群众积极支援。国民党军见还有援军大部队,阵势大乱,纷纷向东逃窜。坚守山尹村的第十团抓住有利战机,全线出击,迫使国民党军丢下伤兵,扔下迫击炮、重机枪和四大车弹药,仓皇逃回石门。
据记载,山尹村、城郎战斗共歼国民党军500余人,生俘6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机枪20余挺及大批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我军独立第四旅有200余名指战员牺牲。
追忆:17名烈士长眠南佐镇
家住南佐镇的曹大爷今年80岁了,据他回忆,当年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就在城郎方向听到密集的枪炮声。战斗结束后,不少烈士遗体被陆续埋葬在南佐镇西北街,形成一片烈士墓群。“三三两两地合葬,当时大概拱起了40多个土丘。”曹大爷介绍说,这些烈士祖籍多为山西和山东两省。不久,部分烈士的遗体遗骸被家人起回家乡安葬,但仍有很多“无名英雄”长眠于此,具体人数和身份籍贯不清楚,“只知道大多数是山东人,被称为‘济南部队’。”
据元氏县民政局副局长赵振衡介绍,牺牲的200多名指战员中,埋葬在元氏南佐镇的有44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陆续有牺牲官兵亲属将烈士遗骨迁回老家安葬。目前,还有17名烈士还长眠在南佐镇。近年来,为了寻找这17名烈士的信息,赵振衡多次自费远赴山西、山东和我省的衡水等地寻访,弄清了这17名烈士的籍贯。遗憾的是,多年来,还没有烈士老家的人来寻找他们。“烈士肯定还有亲人,他们一定没有忘记这些壮烈牺牲的好男儿。”赵局长表示。
【责任编辑:兰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