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建改造后漂亮气派的义堂新村。燕赵晚报记者 李志华 实习生 赵荣娟 摄
从胜利北街上义北路,往西三五百米,路北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区。门口牌匾上“义堂”两个字格外显眼,这里就是义堂村民的回迁之所。小区内建有20多栋7层住宅楼,绿化正在进行中,2006年义堂村首次大规模改造,如今已经有487户顺利回迁,他们中有2009年回迁的,也有今年刚搬进回迁房的,还有100多户不久也将回迁。任秀兰老人是2009年12月乔迁新居开始自己新生活的。
市民感受
“冬天可以暖暖和和地看电视了”
12月2日,大风吹落了树上的最后一批黄叶,街上的人们都裹紧了身上的冬衣。在义堂村的回迁居民楼中,77岁的任秀兰老人家里却温暖如春,她坐在布艺沙发里,悠闲地看着言情剧,对面的电视墙上挂着47英寸的液晶大彩电。彩电旁边摆放着一台双开门的大冰箱。隔壁的卧室里还放着一台25英寸的液晶彩电,还有现代化的家具。“冬天,我的家里终于暖和了,不用再受冻了!”任秀兰老人笑着说,“这是我以前最向往的生活,住进新楼房,在自家的暖和屋里看电视。”
改造之前,任秀兰老人的家就与回迁楼一路之隔,是普通的红砖平房。“我们家那时房子还是挺多的,大概有十一间。可那时的日子真叫苦呀!特别是冬天。”任秀兰老人告诉记者,每到冬天,她都要备上5吨煤,烧上土暖气,可这样屋里还不暖和。在屋里都得穿上大厚棉袄。烧了的炉灰还得扛到几百米外的垃圾集中存放点。
“现在可好了!屋子里的温度都能达到20℃,我这老太婆可算享上福了!”老人笑了。
“再也不用跑老远上公厕了”
那时的义堂村村民家中都没有厕所,要想上厕所,都得到街上的公共厕所。对于那段记忆,任秀兰终生难忘:“我们家在胡同里面,距离公共厕所比较远。我都六七十岁的人了,特别容易上厕所,可是那公共厕所就那么几个蹲坑,上厕所经常要排队。好不容易等上了,像我们这些老年人蹲厕所时间都长,外面等着的人多,有时就会催,特别难受。”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