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政府的人’,现在变成了‘企业人’。说实话,这种身份的转变,也曾让我彷徨、犹豫。”已经年过四十岁的李玉梅说,自己为剧团的事业发展奉献了青春年华,现在年龄大了,却要改制,心里没谱,难免打鼓。
短暂的犹豫后,李玉梅还是痛痛快快地和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李玉梅说,下定决心签约是因为相信改制能给剧团带来更大的发展,“有改革,才有发展,剧团的发展证明了这个道理。”
李玉梅所言不虚。
始建于1974年的大厂评剧歌舞团,一度濒临解散。赵德平担任团长后,推行一系列内部机制改革。县委、县政府下放“人权、财权、剧目创演权”,剧团制定“铁饭碗活端”、“按劳取酬”等制度,从此剧团走上兴旺发达的道路。改制前,剧团已经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年演出收入600多万元,成为“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
“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我们决定主动改制。”赵德平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有文艺院团旧有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大厂评剧歌舞团同样面临着管理体制滞后、人员素质偏低、经济效益相对萎缩、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等问题。剧团干部职工通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只有通过体制改革,积极主动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剧团才能进一步发展。
“以前的改革都是小手术,这次的改革是伤筋动骨的大手术。”赵德平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时反复说,“改制将为大厂评剧歌舞团的跨越发展提供重要的历史机遇和广阔平台。”就是这句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使大家没有产生抵触情绪。
改制很顺利。县有关部门集中办公,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清产核资、审计等诸多手续。原有事业编制的34名演职员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以企业职工身份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保留事业身份;原有的32名合同制演员,解除原劳动合同,与公司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工龄连续计算。
改制后,公司立即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下设创作部、营销部、培训部、演出部等业务部室,制定了《董事会会议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责任编辑:王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