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雨后清扫积水。
7月14日持续一天的降雨,让省会多处路段出现积水。再次遭遇强降雨,我们的城市怎么应对?当前正处于主汛期,城市排水到底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出路何在?昨天上午,在石家庄市委外宣局等组织的“民生热点面对面”现场,市城管委及市排水处、市环卫处等部门和市民代表进行了充分沟通。
排水出路不足问题突出
市排水处有关人员介绍,当前城市排水设施的现状,一是排水设施存在“九龙治水”,也就是多部门公共管理城市排水的问题;二是部分区域排水设施不完善;三是排水出路不足。
据介绍,中心城区现状排水管道总长2256公里,其中雨水管道1303公里,污水管道865公里,合流管道88公里,雨污水泵站48座。由于排水设施由不同部门来建设,管理单位较多,形成了“九龙治水”的局面。具体情况如下面的附表。
省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二环以内已逐步形成了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但二环与三环之间的排水管网还未完善,制约着全市排水整体发展。比如新元高速和东二环之间的区域,比如西三环到裕西公园之间的区域等,排水设施要么不完善,要么排水“长途跋涉”,排放不畅,急需完善和提升。
排水出路不足的问题表现更为明显:主城区目前主要依靠总退水渠、五支渠、东二环南延管道排放,三条出路已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急需开辟新的排水出路。突出表现就是,西北部孔寨、南郭、张营、西王、大谈区域雨污水无出路;东部环山湖收纳高新区雨水但无下游出路等。历次降雨,以上区域均存在道路严重积水的现象。
建设南大街等路段有排水隐患
“14日的一场降雨,让市区多处路段积水严重,给大家出行带来了很大困难。请问市区哪些方面还存在排水隐患,市民需要注意什么?”市民代表杨女士问。
市排水处有关人员介绍,虽然市区排水设施建设这几年投入很大,成效明显,但是目前仍有部分地段、区域存在无排水设施或不足的问题,比如泰华街铁路以北区域易积水,是因为泰华街过铁路时为雨水、污水合流管道,直径仅1米,形成卡脖子段,下雨后经常排放不及;西二环以西张营村附近区域易积水,则是西部退水明渠——四支渠部分渠段被占压,需要尽早恢复;建设南大街、建通街区域易积水,是因为周边排水主管网尚未建成;东二环和新元高速之间区域易积水,是因为这个区域排水主管网未建成,雨后路面雨水排入污水管网,由于污水管网排放不及,经常会外溢到路面。
据介绍,市中心城区2256公里的排水管网中,有很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管网标准只能达到0.5-1年一遇,部分地区不足0.5年一遇。其中,友谊大街、长征街等还存有17公里的管道因建设标准低、建设时间长,管道老化、损毁、腐蚀、渗漏等情况,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当前,市区还存有88公里的合流管道,每次降雨,雨水通过合流管道排向污水处理厂,超过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就需要将超出的那部分雨污水直接排入洨河,否则就会出现路面“污水成河”,如污水处理厂周边的道路裕翔街、汇明路等易发生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