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做一件事,“长城之子”与长城的不解之缘——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长城
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于1987年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每一块砖石
都载满岁月的印记
40年前
河北秦皇岛一位小伙和同伴
从山海关出发
历时508天、徒步7400多公里
一路迎难而上
……
从山海关抵达嘉峪关
在长城上留下了
人类第一行完整的足迹
他也因此成为了
世界上第一个徒步走完长城的人
他就是被誉为“长城之子”
“长城百科全书”的
著名的长城专家——董耀会
如今,40年过去了
已担任燕山大学
中国长城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任、教授
的董耀会
依然在奔走呼吁
不遗余力地做科普
持续用他的方式向世界介绍长城
传播着长城文化
一生只做“长城”这一件事
董耀会为什么会对长城“用情至深”
一起揭秘
↓↓↓
01
历经508个日日夜夜
人类首次全程行走长城
“如果能在长城全线
留下人类第一行足迹,
用文字记录长城沿线的风光
和长城脚下的人,
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1982年一个晚上
山海关长城脚下
三个年轻人
有了这个极为大胆的计划
首先提出这个想法的人
就是董耀会
他出生在河北秦皇岛
那时25岁的他热爱文学
对群山间宛如巨龙般的长城
产生了无尽向往
图源:金山岭长城
“只要我们在长城上迈出第一步
就是成功。”
1984年5月4日
计划就这样有条不紊地开始实施了
董耀会和同行的两个队员
还给这次行动起了一个代号——
“华夏子”
“每天各自背着20多斤的设备和资料,
天亮了出发、日落前下山,
晚上就住在长城附近的村子里。
盛夏的时候,
日头毒、天又热,
喝水就靠随身带着的两个军用水壶。
冬天冷得出奇,
每天在雪里走的时候,
脚都冻成大冰坨……”
回忆起那时的“年少轻狂”
已是丝丝银发的董耀会
看上去格外自豪
徒步走长城很艰难
却无比值得
1985年9月24日
“华夏子”团队
在嘉峪关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他们手握国旗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
历经508个日日夜夜
他们最终成功完成了
徒步考察长城的壮举
也是华夏子孙在万里长城上
留下的第一行完整的脚印
这一次行走
改变了董耀会的人生轨迹
从出发的那一天开始
他便再也没有离开过长城
02
徒步走长城之后
长城便成为他心里沉甸甸的责任
1985年
是董耀会与长城关系的分水岭
如果说在这之前
长城是家乡村落的标志
是能登高远眺的高墙
那么徒步走长城之后
长城便已是他心里沉甸甸的责任
是需要他去守护的沧桑
董耀会徒步考察的明代长城
墙体长度约为6200多千米
而当时
其中保存较好的只有约513千米
“每一天,每一刻,
这一现象,让他十分痛心
他明白
徒步考察只是完成了第一步
从1986年1月至10月
董耀会他们
完成了《明长城考实》的写作
记录了一路上他们所见长城的破坏
除了风雨侵蚀
也有很多来自人为的原因
长城脚下的小山村
随处可见用城砖砌成的围墙
此后
中国长城学会
参与研究《长城保护条例》
倡议设立长城保护基金委员会
成为第一任主任
2017年12月
董耀会用十年时间
主持编纂的国家“十二五”项目
《中国长城志》出版
这部鸿篇巨制共10卷
12册2300万字
是我国第一部大型长城专业志书
在宏观上对长城做全面文献梳理的著作
其问世填补了历史空白
目前
他又在做《中国长城史》丛书
要用长城串起制度史、修建史、
事件史、人物史
他推动了“长城学”的创建与发展
不仅在长城学研究领域
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
他还精心录制
《董耀会说长城》系列短片
常年坚持到社会各界、大中小学
举办长城文化讲座……
2016年11月
河北地质大学长城研究院正式成立
成为国内第一家涵盖长城
历史、军事、地质、地理、
生态、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机构
董耀会担任首任院长
他最喜欢的就是和大学生们一起交流
因为他们才是长城保护与研究工作的
新生力量
他要让90后、00后的年轻人
主动亲近长城文化
体悟长城精神
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的
保护工作中来
要让保护长城
这样一件文物部门一家的事
变成每个中国人自己的事
03
一生只做“长城”这一件事
长城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董耀会说
长城像父亲
父亲生育养育子女
现在父亲老了,需要我们去反哺
同时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要依靠它
依托它
来滋养我们的民族和文化
40年来
董耀会一直走在
探索保护长城的道路上
只为唤起民众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即使其间经历了生死考验
也从未停下探索长城的步伐
2000年
在从长城回来的路上
董耀会乘坐的车遭遇严重车祸
他受到严重脑震荡
昏迷了一周多
颧骨、眼眶骨变形
一只眼睛几乎失去了视力
在他病愈出院后
正式工作做的第一件事
是对外发布长城保护
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们在结束明代长城考察时,
提出来一个观点,
就是三个‘三分之一’:
明代长城只有三分之一的墙体
还保存得比较好;
有三分之一多已经倒塌了,
成遗址了;
还有三分之一,
是连遗址都没了,
已经彻底消失了。”
这一发现发布后
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
“把这个发布出来,
对长城的保护就会有很大的推动。
我只有一个念头,
只要对长城好,那我们就去做。
对长城好就是对国家好,
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
长城
董耀会走了40年
研究了40年
也宣传保护了40年
也为长城奔走呼吁了40年
而今
已年过花甲的他
仍在书写记录着长城
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持续用他的方式向世界介绍长城
董耀会说
长城是他的家
是心灵的归宿
是生命的一部分
他要用有限的生命陪伴长城
保护这个伟大的文化遗产
综合自河北日报客户端、冀云、cctv4、北京卫视等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