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一湖碧水 鸟舞翩跹 ——衡水湖尽展多样生态之美

2024-05-10 11:46:11 来源:衡水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美好的5月,是鸟儿育雏的季节。

白鹭、夜鹭、牛背鹭、青头潜鸭、斑嘴鸭……生机盎然的衡水湖畔,40余种、万余只夏候鸟正在繁衍生息。

一侧,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断加强巡护和监测,为鸟儿提供安全、安静的繁育场所。

另一侧,数以万计的游客闻“鸟”而至,在小湖隔堤、滏阳新河滩地、中湖大道、东湖大道的观鸟区及鸟岛、樱花岛观鸟赏景。

眼前的衡水湖不负“鸟类天堂”的美誉,有游客曾这样描绘:“春有天鹅、苍鹭、红嘴鸥悠游觅食,夏有白鹭、夜鹭孵化育雏,秋有‘鸟浪’奇观,冬有豆雁、灰鹤遮天蔽日……”

说起衡水湖的鸟,谈及衡水湖生态保护的成果,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副主任刘振杰眼中有光、侃侃而谈——

“青头潜鸭、震旦鸦雀、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每年来栖息、育雏,证明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见过咱们的‘鸟浪’没?壮观极了,有机会一定来看一看,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衡水湖鸟浪

“咱们的梅花岛处处可以体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尤其是身处树道天桥顶端,视野开阔、四面环水、鸟语轻啼,那才叫与大自然相拥……”

从省级自然保护区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称号到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刘振杰一路见证,笑言“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衡水湖成为众口交赞的“鸟类天堂”,蹚出了一条“生态文明”的发展新路。

自5A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生态衡水湖”更是在一个个串珠成链的景点中艳绝于世。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28万人次的高人气就是证明。

“哇,真美,好玩!”“哎,这儿有观鸟地图。戏水的、觅食的、秀恩爱的、飞翔嬉戏的……还各有主题呢,有意思。”或研学、或赏景、或观鸟,一个个家庭、一批批中小学生、一队队鸟类爱好者奔赴衡水湖,尽情感受着自然生态之美。

因形似梅花而得名的梅花岛,处处匠心独运,将国际先进的“近自然”生态修复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地心漫游体验区,廊道如蚂蚁洞穴般回环曲折,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鼹鼠、蝼蛄等穴居动物小知识;“鸭巢”里既有芦苇荡可穿梭,又有“荷叶”供踩跳,欢笑声不绝于耳;树道天桥惊险又刺激,在“歪歪扭扭”盘旋而上似古树树杈交织而成的空中桥廊顶端,人与自然相融相依,一湖美景尽收眼底……

梅花岛

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整个5A创建工作的核心所在。除了梅花岛,还有以樱花见长、与水鸟共舞的综合性观鸟基地樱花岛,以户外湿地体验为主的三生岛和主打研学科普的衡水湖湿地生态馆。

湖秀、岛美、自然湿地和珍稀鸟类……卓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变成了各具风情的“一馆三岛”,在寓教于乐中普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路体验,一路欢歌。

天空中,鸟儿的啼鸣和游客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一路探索,一路收获。

湿地科普、衡水湖的四季变化及多样性生命世界、鸟类天堂的绚丽多彩,都在这里实现了“一站式”满足。

毋庸置疑,“鸟”是衡水湖最耀眼的存在。

青头潜鸭

以青头潜鸭为原型的衡水湖吉祥物“丫丫”,一会儿是景区导游,带人各种畅游衡水湖;一会儿又变身研学导师,以青头潜鸭成长为故事主线,在自然生态、传统文化等研学教程中畅谈衡水湖的前世今生。

目前,衡水湖共观测记录到334种鸟类,占河北省鸟类总数的68.7%。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青头潜鸭、白鹤、东方白鹳等21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灰鹤、震旦鸦雀等63种。

那么,各个季节能观赏到什么鸟?观鸟路线、点位有哪些?

日前发布的《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鸟图》,是河北省首份可供游客及鸟类爱好者全季观鸟的指引说明,也为大家“按图索鸟”提供了依据。

这份观鸟图,由保护区工作人员经过长期观测,根据不同季节鸟儿活动的特点制作而成。图中包含衡水湖的夏候鸟、冬候鸟、留鸟、旅鸟中的“代表”简介,也在相应的区域、点位标记了保护区的地势、水域以及鸟类分布情况。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湿地生态监测科科长张余广提醒,“游客不光能在现场看观鸟图,还能通过线上衡水湖旅游景区微信小程序随时查看。”

衡水湖的四季,有不同的鸟类活动场景。每个景点都是游客与鸟儿共舞、尽情拥抱自然、感悟生命的绝美胜地。

“在5A创建的热潮中,我们以鸟破局,充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以观鸟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引导游客用科学方式观鸟、识鸟、赏鸟,推动鸟类资源价值绿色转化。”张余广坦言,区位重要,加上稀缺的湿地生态及生物的多样性,更主要的是处于城市主城区中心地带、与人类活动密切关联的独特性,都注定了衡水湖的特殊——作为探索与人类活动相关湿地保护的重要“试验场”。

自成立伊始,因湖而建的滨湖新区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衡水湖”,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及水体治理、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科研监测等工作。通过科学的生态补水方式,生态清淤、沉水植物种植、生态浮岛建设,提升了水体质量稳定,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实施中德财政合作衡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和中国环科院、中科院、中国林科院及衡水学院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建立长期合作,以国际国内合作建立科技支撑平台;《衡水湖保护和治理条例》《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出台,让衡水湖保护和管控走上了法治道路。

于是,有了一年四季的百鸟翔集、候鸟迁徙时的“鸟浪”奇观,也有了春节期间的万鸟迎春过大年和不定时的全民观鸟赛、观鸟论坛、观鸟课程。

“在衡水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不只体现在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刘振杰笑说,这才是人们乐享自然美景的正确打开方式。

湖中村搬迁、近湖的企业饭店或关停或迁移、世代的渔民放下了渔网、衡水湖有了“休渔期”、25.1公里的国道106衡水湖段改线东移……对衡水湖生态的保护,体现在人们的慢慢退出,也体现在大家的悄悄走近。

“救助伤鸟、辅助巡湖、冬天投喂鸟粮……这些年,爱心团体、市民、游客,还有曾经的‘老’渔民,都把爱护衡水湖当成了自觉。”滨湖新区综合执法局的一名巡湖员边巡查边感慨,“水清、岸绿,来衡水湖安家的鸟也越来越多了。”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作为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森林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素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美誉。而今,它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体验感悟地为目标,以5A创建为契机,携一湖碧水驶向新的发展航程。

责任编辑:李亚萍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