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燕赵守艺人|徐艳丰:高粱秆扎刻传奇人生

2024-04-30 07:46: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你仔细看,高粱秸秆连接的地方不用胶水、钉子固定,就能咬合得非常紧。”4月11日,在廊坊市永清县刘街乡大王庄村一处普通的农家院落,徐艳丰正熟练地用小刀在6段长短、粗细相同的米黄色高粱秸秆上刻下凹槽,按照榫卯结构拼接,不一会儿,几根高粱秸秆就严密扣合在了一起。

“别人说我是个传奇,其实人们不知道,你要用一生去钻研一件事,也会成为传奇。”年过七旬的徐艳丰,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彩扎(秸秆扎刻)代表性传承人,那些被人们当成柴火、饲料和肥料的高粱秸秆,经他巧妙制作,变身故宫角楼、黄鹤楼、飞云楼等古建筑模型,有的被各大美术馆收藏,有的甚至被当作礼物送往海外。

4月11日,徐艳丰(左)在指导儿子徐健创作秸秆扎刻作品。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

徐艳丰情牵扎刻60余载,谈及缘起他却说“完全是始于一次偶遇”。在徐艳丰11岁那年,他和小伙伴在打猪草的路上,偶然被几个造型精巧的蝈蝈笼吸引,于是便琢磨起如何制作这个小笼子。剪秆、挖槽……经过几次尝试,他模仿复制了一个简单的蝈蝈笼;后来,他又做出了两个编织在一起的蝈蝈笼;最多的时候,他能把15个蝈蝈笼有序地编织在一起,且各自独立。

如果说编织蝈蝈笼只是一次尝试,那后面他的作品则一个比一个让人震惊。14岁时,徐艳丰在一部电影里看到了天安门,宏伟的城楼勾起了他的兴趣——能不能用高粱秆扎刻一个天安门模型?“有了想法,就去干,虽然会很艰苦,但不后悔。”为了完成这个梦想,徐艳丰经常不吃不睡,村里人笑话他,父母也认为他不务正业,但他没有止步,因为秸秆扎刻是他发自内心的兴趣与追求。

“耗时三年零七个月,用了70多万节高粱秆,我创作完成了底座2米长、1米宽,高0.9米的天安门模型,每一道工序尽量做到完美。”回忆起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徐艳丰脸上满是欣慰。此后,徐艳丰又创作了故宫角楼、天坛祈年殿、滕王阁等近百件作品,获得了不同级别的50多个奖项,其中秸秆扎刻《黄鹤楼》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评选中获“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

制作这些精美作品如此耗费时间,又用细小的高粱秆拼接,会不会没几个月就散架或者腐烂呢?“完全不会!我有一件作品《故宫角楼》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经专家鉴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人们不禁要问,为啥能保存如此长时间?徐艳丰解释,这和扎刻所使用的独特材料——“铁杆高粱”有密切关系。

在徐艳丰农家小院的东屋里,记者看到高高低低码着几十捆高粱秆。“这些都是自家种的,我们家有六亩地,全种了高粱。不过并不是整根秸秆都能用,选上面挨着高粱穗这一截,硬度和韧度才最合适,所以六亩地最后也选不出多少料。”徐艳丰抽出根高粱秆向记者介绍,最初用那些没有经过改良的高粱秆,要么质地较软、密度不够,要么质地较脆、中部空心,不是容易折弯,就是容易断裂,很不利于创作大型扎刻作品。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创作材料,徐艳丰开始尝试用杂交的方法,自己培育优良高粱品种。“我没上过学,也不识多少字,但经过反复试验,用东北大头高粱和本地高粱杂交,培育出了新品种。这种新高粱韧性十足,光泽度美观,我就给它起了个‘铁杆高粱’的名字。”徐艳丰说,创作秸秆扎刻,从种高粱就已经开始了,只有种好了高粱,才能更好地进行创作。

“秋收后,选秸秆也很费事儿,按照直径的大小,每隔0.1或0.2毫米就要分一类,一共能细分七八十类。”说话间,徐艳丰领着记者来到了库房,里面一层层码放着分好类扎成捆的秸秆,每捆上都标有尺寸,直径从1毫米到12毫米不等,“你看,这些分好类的秸秆,还有去年、前年秋天甚至更早些年头收的呢。”

在搭建复杂的建筑作品之前,除了种高粱、细分秸秆种类外,还要按照实物的图片,在纸上绘制平面图。“可别小看画平面图,看似简易,却是最难、最关键的一步。”徐艳丰说,画图过程中,需要明确建筑结构中仰角、明柱的数量和位置,只有这个不出错,作品制作起来才能顺利。“虽然对有些建筑已经很熟悉了,但是建筑模型用到10万节高粱秆以上的,我都会耐心画下图纸来,确保精密性。”

“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所有的扎刻作品都是用高粱秆锁扣而成,将锁好的秆从下往上、从里往外,从整体到细节,一层层做起来,就像盖房子。”徐艳丰解释,具体制作过程中,要先用小刀在秸秆上开挖“小槽”,这个环节称为“刻”,随后用“别扣”的手法,将多根高粱秆通过彼此间的小槽相互“锁住”,来做排椽、屋脊、挑角、瓦垄等,这个环节叫作“扎”。整个扎刻作品,不用任何钉子、胶水,与传统木工榫卯结构一样,所以最适宜仿制古代建筑。

选料复杂、工艺难度大、制作周期长……秸秆扎刻如何传承?儿子徐健和女儿徐晶晶在父亲徐艳丰指导下勤学苦练,这两个“80后”传承人的扎刻作品已经崭露头角。这几年,他们走进北京、天津等地多所中小学,开设秸秆扎刻选修课,向学生讲解古建筑结构,介绍秸秆扎刻技艺,教大家动手制作“鲁班锁”。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力的下降,徐艳丰不能像以往那样废寝忘食地投入艺术创作了,但他一有时间仍会拿起秸秆和刻刀,创作几个自己喜欢的小作品。身体状态好的时候,他还会走进附近中小学校和部分高校的课堂讲解秸秆扎刻技艺,讲述自己当年的故事。(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

责任编辑:程涵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