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丨让纠纷从“解决得了”到“解决得好”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总对总”扩大多元解纷“朋友圈”
让纠纷从“解决得了”到“解决得好”
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 袁铮
商品买卖过程中出现纠纷怎么办,业主与物业公司发生矛盾如何处理……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遇到的矛盾纠纷专业性很强。
为更好化解专业性矛盾纠纷,2020年最高法组织开展“总对总”工作。“这里的‘总’是指最高法与有关中央单位,两者打通合作渠道后,自上而下推动建起多元解纷机制。”省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总对总”机制能够有效协同化解本领域、本系统的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将各单位分散的调解资源进行最大限度集约,并集成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
据了解,这一过程中,最高法与各合作单位联合下发矛盾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文件,各地法院普遍联合相关部门制定落地文件,推动多元解纷更加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
这种新探索在河北省开展情况如何?
2月27日,省法院召开全省“总对总”工作座谈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发改委、省总工会等21家单位共商多元解纷的新路径新方式。
据了解,截至目前,省法院的合作单位已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12家,“总对总”调解组织、调解人员分别发展到465家、2039名,诉源治理“朋友圈”辐射面持续扩大。
调解队伍的不断壮大,带来的是解纷能力和调解质效持续提升。从省法院“冀时调”平台统计数据来看,2023年全省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共调解案件70849件,调解成功率91.18%。
“总对总”机制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秘诀在哪里?
将更多行业性专业性力量吸纳进解纷队伍,凝聚起高效解纷合力。省市场监管局引导全省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入驻“冀时调”平台,快速梳理法院委派的案件,根据案件涉及的技术类型,分配给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办案经验的调解员,及时高效化解纠纷。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案件平均办案周期17.5天,线上调解比例达到88.3%。
将多元解纷的触角向基层延伸,推动调解组织下沉、调解服务下移。省总工会推动全省11个设区市和149个县级工会组织和法院建立了诉调对接机制,工会系统390名调解员、县级及以上总工会全部入驻“冀时调”平台,开展全流程在线调解、在线申请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等诉调对接工作。此外,省知识产权局、省人社厅“总对总”调解资源也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法院全覆盖。
从平台搭建到实质解纷、从纠纷“解决得了”到纠纷“解决得好”,为了让“总对总”机制发挥更大效能,各合作单位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开展解纷平台对接工作,让诉调对接渠道更加畅通。去年7月,省发改委推动价格认定业务平台与“冀时调”平台实现跨部门对接,两部门调解事项网上协同,调解数据网上流转,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调,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迈进数字化发展“快车道”。2023年全省通过“冀时调”平台调解价格争议纠纷事项7274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1%,无论是调解量还是成功率都实现了新的突破。
深挖重点领域纠纷发生原因,增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精准性。省人社厅利用“互联网+调解”平台和仲裁办案系统,每月统计梳理调解仲裁案件情况,分析研判争议形势,聚焦房地产、互联网、建筑业、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等行业及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定期开展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把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阶段。
此外,省法院通过“示范判决+专业调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公众可预判同类纠纷的结果走向,减少衍生案件出现,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特别是在劳动和社会保障、房地产、物业和金融证券等易发生群体性纠纷的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将继续全面深化对接,推进‘总对总’对接机制实现市级全覆盖并向县级延伸,让越来越多的单位和组织参与到多元解纷工作中。”省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省法院将“点对点”做好同级合作单位的对接服务工作,把“总对总”调解资源用足用好。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