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梳妆”扮靓乡村“高颜值”——阜城县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系列报道之二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春暖花开,草木葱茏。
阜城大地,处处春意盎然。笔直整洁的乡村道路穿过错落有致的民居伸向远方;笑意盈盈的村民正在果林里、大棚内辛勤劳作;特色独具的游园广场上,老人们闲适地唠着家常……干净、靓丽、优美的“高颜值”村落阐释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浓墨重彩描绘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
乡村蝶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今,放眼阜城,镇镇有亮点、村村有特色、季季有风景……处处展现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风貌,一幅“乡村美、村民乐”的“和美新姿”华丽绽放。
全域整治 让乡村更宜居
抬头是“画”,入目是“景”。行走在阜城县崔庙镇张家坊村,映入眼帘的是洁净清爽的街巷、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风格独特的文化墙、清新怡人的小游园……安静祥和的村庄流露出一种清爽的诗意之美。
“现在房前屋后都收拾干净了,道路也平顺通畅了,看着就舒坦。”
“家家户户改造了厕所,使用起来方便又卫生。”
“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有廉政主题公园、垂钓园,也有小游园,还有长亭和喷泉,我们就喜欢在村里溜达溜达。”
……
在公园聊天的几位村民,争先恐后地说着村里的大变化。
乡村是农民的生活家园。阜城县紧紧围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目标,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从厕所改造提升、村庄“五化”、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入手,一体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发展理念深刻变革、乡村环境深刻重塑。
县乡村一起出“点子”谋发展,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身体力行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协同用力。他们在全县范围内不定期开展村庄整洁行动,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将农村生活污水接入镇区污水处理厂,利用小型粪污处理站、小型人工湿地、冲厕、浇灌小菜园小果园、庭院绿化等方式,实现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积极探索粉碎转化、坑塘回填及回收利用制作彩砖等方式,实现农村建筑垃圾就地就近消纳。
“针对柴草、秸秆、瓜蔓等影响村容村貌的废弃物,我们谋划了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争取上级资金2000万元,通过建设集中处理中心、中转收集点,购置粉碎反抛设备、转运车辆等收、储、运系统,进行农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的收集、转运、处理。”阜城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马洪刚介绍,项目建成后,农业废弃物收集率可达90%以上,处理率达80%以上,目前集中处理中心建设和机械设备购置已完成。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需驰而不息,方可善始善成。阜城县建立“打擂比武”机制,每年开展集中观摩拉练,对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评比,将10个乡镇分为A、B、C三类,根据不同类别进行资金奖补。同时,对全县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考评,根据环境整治实绩评定不同星级,发放相应绩效,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
实施梯次包联机制,建立县级领导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基础最差村、村干部包街、党员包户制度,定期评比考核,推动责任落实。县级干部下沉基层明察暗访、督导检查,对好的经验做法提炼总结、宣传推广,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晾晒”,责令整改,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目前,全县改厕6.25万户,实现无害化厕所改造全覆盖;实施10.8万户气代煤、2978户电代煤工程,普及率100%,实现清洁能源全覆盖。2023年,阜城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为全市唯一。
一村一韵 实现各美其美
乡村建设,阜城县既没有照搬城市套路或者“以洋代土”,也没有统一模式搞“千村一面”,而是统筹考虑各个村庄的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体现风土人情,彰显特色特点,精心打造“一村一貌”“一村一业”“一村一韵”。
——“一村一貌”,打造个性化景观。古城镇缠枣杭村沟渠连通,水系发达,在此基础上打造古墙绿树、小桥流水融为一体的“北方水乡”风貌;漫河镇西韩村是古代阜城八景中“野寺钟声”原景所在地,新建钟亭广场,打造八景文化记忆街,复原“野寺钟声”景观;大白乡陈安庄村利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推广林菜、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建设村在林中、人在画中的“森林乡村”。
——“一村一业”,打造差异化产业。崔庙镇东郭庄村依托千亩冬桃资源,建设桃花源、桃花堤等景观;码头镇谭庄村依托烧饼制作的传统技艺,建设烧饼炉、烧饼馆等景观;霞口镇后宫庄村依托鸭梨之乡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家院、旅游商品食品小店,建成以休闲观光、梨乡集市为主题的和美乡村;漫河镇后八丈村,深入挖掘西瓜产业文化,绘制西瓜文化街,新建西瓜游园,创建“合作社+园区+长廊”观光片区。
——“一村一韵”,打造多元化文化。在西汉弓高县城旧址崔庙镇东高城村、西高城村,以“汉风抚荷韵·悠悠弓高城”为村庄定位,打造汉风古韵美丽乡村;在崔庙镇刘枣胡村,围绕曾经的革命堡垒村优势,打造党史教育一条街;码头镇大谢庄村补修铁器技术精湛,历史悠久,建设工匠精神美丽乡村;霞口镇北边庄村建设孝义馆,开展孝道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打造“孝德长存、爱家爱国”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在霞口镇前宫庄村新建红色广场、红旗路,讲好老党员老县委书记宫培林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故事。同时,借鉴安徽黄山“五微”改革措施,以“最小化干预原则”施工,不搞过度美化,顺势进行修复、利用,在村庄整体风貌的改造提升上保留乡土气息、乡愁乡韵。
——变“废”为宝。阜城镇芮王村利用废旧汽车轮胎,打造了创意景观小品;霞口镇后宫庄村利用废弃梨窖,建设梨窖广场,供游客观光怀旧;建桥乡彭刘雄村建设“谷色谷香”广场,用废弃石磨盘重现丰收场景和农耕文化。
——变“古”为宝。王集乡同兴庄村结合本村的中医文化,以百年皂角树为中心,建设了中医广场;霞口镇小朱庄村对百年古桑园进行保护,建设了1900平方米的桑园广场。
——变“残”为宝。全县拆除残垣断壁2107处,整治坑塘442个,新建小广场152个,打造特色景点82个。
既沾“土气”、又接“地气”、更显“大气”的创意改造,为和美乡村建设增添了靓丽底色。
和美乡村建设费用从何而来?阜城县健全资金统筹投入机制,将11个部门13个方面专项资金3.04亿元“打捆”使用,实现多种资源、多种渠道资金的综合发力。同时,联系在外创业企业家,先后筹集各类募捐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家乡建设。
为防止走弯路、花冤枉钱,阜城县把定性指标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整合形成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村庄治理等14大项29小项具体考核评分标准,让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干有方向、做有目标。10个乡镇每年有序谋划4至5个村重点打造,其中选取2至3个基础相对好的和2至3个相对较差的进行统筹考虑,每年年初入账,年底对账。
“阜城以点扩面、成方连片,片区化打造了50个省级和美乡村,同时在每个乡镇选取5个村,由千武线、阜霞线南北两条线贯穿,使各地既互相呼应又独具特色。”阜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文勇说。
长效管护 让乡村“美丽永驻”
日前,走进阜城镇后康庄村,只见大街小巷干净整洁、房前屋后整齐有序。不远处,保洁员王占春和张兰云正拿着清洁工具,捡拾被风吹来的白色垃圾。
“路面硬化、街道绿化等硬件条件具备后,如何常态化维护好人居环境,乡村保洁员发挥了大作用。每天我们村这两名保洁员都会负责打扫卫生,村里环境保持得非常好。”后康庄村党支部书记康港说。在党员干部和乡村保洁员带头整治人居环境卫生的影响下,村民的环保意识强了,随地扔垃圾的现象没了,很多村民还加入义务清洁员队伍,积极为家乡清洁作贡献。
环境美,村庄美,有了长效管护才完美。确保“有人管”,才能让乡村“美丽永驻”。
“三分建、七分管。好环境,要靠大家一起来维护。”文勇说。为此,阜城县健全多种机制——
“门前五包”责任制。明确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家禽养殖、农田环境、有序堆放等5个方面13项要求,整体推进村民“门前五包”责任书签订,强化村民房前屋后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管理、包容貌秩序,织密织牢“卫生环境网”。
志愿服务机制。把群众作为乡村建设和维护的主体,推广“八大员”模式,各村把脱贫户、退伍兵、离退休人员、老干部组织起来,组建护林员、护路员、保洁员、宣传员等多元化管护队伍;每周定期举行清洁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全村党员群众清扫大街小巷、清理杂草杂物、整治坑塘等,彻底清理卫生死角。
“积分制”。实施“五老理事会共管”模式,推选出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由各村“两委”干部和“五老理事会”成员,从个人文明、家风和美、环境整洁有序等方面对各村量化评分,定期评选“美丽庭院”“文明家庭”,调动村民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积极性。
厕所长效管护机制。厕所粪污实现“云平台监控、零费用清掏、封闭式转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农村垃圾清理体制机制。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通过“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此外,引导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建立完善河湖长制度、护林员制度、护路员制度、村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把对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持纳入村规民约。
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乡韵浓起来……如今,随着阜城县人居环境整治的深入推进,一幅幅田园优美、人文醇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容优美、村庄秀美的乡村图景愈发多彩多姿,在这个花开绚烂、万物焕颜的春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和迷人魅力。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