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海滨小城的历史“秘境” ——黄骅市郛堤城遗址探访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郛堤城遗址公园。 宋文峰摄
“大家瞧,从我们脚下踩的这个位置延伸出去,那些残存的夯土遗迹,就是郛堤城遗址。这处遗址处于渤海湾黄河故道入海口区域,至今仍保持着建成时的方位及朝向……”3月13日,海风劲吹,黄骅市博物馆馆长张宝刚再次来到黄骅城北,走进了神秘的郛堤城遗址,向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热情介绍这处古遗址。
“黄河故道、南北贸易、海上丝绸之路——河北境内,面朝大海的小城黄骅蕴藏了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诸多要素。”张宝刚说,去年12月底,河北省公布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名单,沧州黄骅市郛堤城遗址名列榜首。对于游客而言,渤海之畔无疑又多了一个打卡之地。2024年春节期间郛堤城遗址更是成为黄骅境内的游览热点,但在更多人印象中郛堤城三个字还是略显陌生。
这,究竟是一处怎样的遗址?为何会在大海附近?这个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对于研究和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何价值?
黄骅东临渤海、北靠京津,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历史上,更是海运通达之地,被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海上丝绸之路”北方重要节点。地处黄骅城北的郛堤城遗址约为40万平方米,是目前沧州市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城址,地面现存城墙遗址整体呈方形。
自2011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勘察。“目前,在城内发现有70余处遗迹,基本确定其年代上限是战国到西汉早期、下限是唐代早期。城的布局很完整,分为城址区、墓葬区和手工作坊区,有明显的沿海构筑特点,具有和码头配套的城市功能。”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雷建红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黄骅市城北湿地公园工程施工中,在郛堤城西北200米处发现瓮棺葬。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黄骅市博物馆随即对这批瓮棺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瓮棺葬115座。其后,在大范围考古钻探中发现了更多的瓮棺葬分布,初步推算近千座,尤以儿童瓮棺葬居多,且基本保存完整,是战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瓮棺葬墓群之一,在国内极为罕见。这一发现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16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棺棺不同,却又形态接近,安静地置身于土层内……在郛堤城遗址上,记者被眼前的瓮棺葬群所震撼。考古成果和历史线索,不断冲击着思绪。“这批瓮棺葬群的发现,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简单来说,这片区域上,瓮棺葬群规模庞大、类型多样、分布密集、年代清楚,是战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瓮棺葬墓地之一。一些中外专家结合文献记载、民间考证和考古学证据,认为黄骅很有可能为当年‘徐福东渡’出海口,是‘海上丝绸之路’北方重要节点。”张宝刚说。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国内很多专家认为,瓮棺葬群与郛堤城遗址并存可以更全面地从“生”和“死”两个方面研究古代社会。东亚许多学者认为,在古代,环黄渤海区域属重要交通通道,战汉时期瓮棺葬习俗的传播,对整个东亚地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是早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的有力佐证。如此年代久远且数量众多的瓮棺葬群的发现,对东亚地区思想文化传播路线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9年10月,郛堤城遗址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郛堤城遗址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全国仅有的五处聚落类遗存点之一。“很多专家表示,这些遗存蕴藏着古代东亚地区的人群移动、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等珍贵信息,对全面认识历史上环渤海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学术意义,且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历史阐释和学术支持。”雷建红说。
行走在遗址上,历史的神秘感如潮水般扑面而来。这座海滨古遗址,蕴藏着美丽的故事和久远的传说。就当下而言,如何深挖其历史脉络,如何深入推进考古,如何加强文化传承,如何以此研究和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正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郛堤城遗址公园,整体扰动较小,保存状态良好。遗址周边苇蒲丛生,淀泊连绵,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滨海盐碱湿地景观风貌……”张宝刚告诉记者,为配合“海上丝绸之路”申遗,更好地发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2020年黄骅市政府建成并开放了郛堤城遗址公园,对遗址的城址区、墓葬区及手工作坊区进行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郛堤城址城垣保护、故城周边与城内遗址植被与水系等历史环境整饬提升、故城周边及城内参观道路建设等问题,同时在城西区域契合文物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凝练了该区域的文化遗产与文化标志,依托遗址文化展示带呈现了黄骅丰厚的文旅资源。
作为一处极为重要的文化遗产,郛堤城遗址犹如一个“海滨秘境”,亟待从文化内涵、历史研究、遗产保护层面持续加大力度。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编制完成《郛堤城遗址保护规划(2023—2035年)》并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接下来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挖掘工作,进一步考证郛堤城的历史文化,充实完善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考古成果。
文脉如水,碧海扬帆。而今,迎着海风行走在这处遗址上,自然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扑面而来……
“新时代对文物保护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我们考古文博工作而言,面临着更大责任,要进一步推动遗产活化利用更好地服务大众。”张宝刚馆长表示,期待更多游客登上历史之舟、考古之船,来到这处海边的考古遗址公园,通过实地探访、公众讲座、互动体验等方式,感悟浩瀚的中华文化,召唤起人们心底的文化自信。(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