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秸秆反应堆”里长出绿色蔬菜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蒲兰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获得了丰收。图为3月13日工作人员正在采收穿心莲。 河北日报记者 张辉摄
“我们想买点黄瓜和西红柿,现在有吗?”3月13日上午,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牛头崖镇蒲兰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几位慕名而来的顾客向负责人吴江涛问道。
“西红柿还有,黄瓜前几天就被人整棚订购了。”吴江涛边说边把几人领进了西红柿大棚,“翠绿的是还没成熟的果子,成熟的会变成金黄色,就像它的名字‘金太阳’。里面还有草莓西红柿,口感酸甜适口,可以摘一个尝尝。”
与市面上的普通西红柿比,这里的西红柿每斤15元的售价并不便宜,但几位顾客却没犹豫,干脆利索地下单3箱。吴江涛笑着说,“咱这西红柿好吃又营养,吃过的人都念念不忘。”
好吃又营养的秘诀是啥?
“就是我们使用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我们利用植物菌种分解秸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被动吸收,形成足够的有机质,从而实现比化肥更好的增收效果。”吴江涛说,该技术配合“植物疫苗”使用,可以实现“不用化肥能高产,不用农药不生病”,“这既解决了秸秆的利用问题,又为蔬菜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长出来的瓜果蔬菜不仅口感好、产量高,营养也更丰富。”
2020年6月,吴江涛在牛头崖镇蒲兰村流转20多亩土地,使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试种水稻和胡萝卜,“当年都获得了丰收,口感和品质都明显优于使用传统种植技术的同类产品。产品全部以高于市场价4倍的价格售出。”
初试成功,吴江涛备受鼓舞。2021年,他发起成立蒲兰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蒲兰湖”商标,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去年10月,合作社建成5座日光温室大棚,面积达5000平方米。经过优选种植品种,当月便完成了3棚西红柿、1棚黄瓜、1棚绿叶菜的播种。
目前,合作社种植的水稻、蔬菜等绿色农产品已有300多亩,大部分产品定点销往北京、天津等地,供不应求。2023年,合作社产值达200万元。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将秸秆等变废为宝,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吴江涛说,“2023年底,我们的稻谷还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大伙儿的信心更足了。”
今年春节期间,5个大棚的蔬菜成熟上市,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现在下单订购的大部分是回头客。蔬菜都有些供不应求了。”吴江涛说,“接下来,我们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人吃到我们种植的绿色美味蔬菜,让更多乡亲增收致富。”(河北日报记者 张辉 宋柏松)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河北日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燕赵都市报
微信公众号
河北日报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