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鹿泉追“光”

2024-02-02 08:45: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光谷科技园鸟瞰图。图片由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提供

拍摄于2023年5月的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一角。图片由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提供

年初岁尾,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申后社区的一片工地上,塔吊林立,某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正在施工。一位卖水果的大哥袖着手、跺着脚,在摊位旁跟我拉开了话匣子:“我就是建开发区那年,来到鹿泉这块宝地做生意的……”

公元前204年,鹿泉土门关。一场名垂青史的战役在秦皇古道展开。大军开战粮草先行,韩信让部将去找水,无奈对此地不熟,寻水无果。正发愁之际,但见山谷中一道白光向前飞去,军士们循白光进入山谷,竟然找到了水源,解决了危机,并一鼓作气赢得了后来发生的“背水一战”。

传说中,那道白光原是一只白鹿。白鹿引着军队找到的水源,便是如今鹿泉八景之一的“白鹿泉”。我每每来到这里,坐在泉边想到白鹿,便会好奇那道光究竟是什么模样。

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两千多年之后,还是这座山,又一道“白光”落下,为这片土地注入蓬勃生机——鹿泉,也成为人们眼中神奇的“光谷”。

“春”之歌

1992年春,鹿泉土门关、抱犊寨的山桃花开了。

随桃花开放的,还有时代风尚。翠屏山下勤劳耕作的人们突然发现,地里多了一些扛设备、拿仪器的人。这些人头上的帽子和仪器上的玻璃,在春日艳阳下反射出一道道白光,引发农人们的好奇。

申后村(后为申后社区)的张俊成,就是在看到这样的场景后,打听得知:这一年,鹿泉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为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

彼时张俊成正能干,地里种小麦、种玉米,后来,眼看着一栋栋厂房建起来,几家知名的研究所和企业也在翠屏山下安了家,张俊成和乡亲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从庄稼和收成,变成了“今后农闲是不是不用出门打工了”“能不能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合心合意的好工作”……

就这样,开发区在乡亲们的盼望中逐渐“长大”。每个人走亲访友时都会彼此打听:“开发区到你村没有?”对方若说:“木价公式(没有哩)!”那语气里往往夹杂着一丝失望和几许期待。若对方的回答中掩饰不住地流露出欢喜,那多半与开发区建设的好消息有关。

花开花落又经年。过了几个冬夏,在大伙儿的期盼中,符家庄、方台、横山、南新城等几个村,越来越多人开始传唱那首歌曲:“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

鹿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这里有“三省通衢”之誉,曾是日进斗金的旱码头。

鹿泉古称石邑,战国时期已有相当于县的行政建置。公元前505年前后,晋国赵简子攻鲜虞,石邑归晋。秦实行郡县治,石邑仍为县,并在汉代有所分合。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行政区域管理混乱,北齐将石邑县改为井陉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石邑县北部置鹿泉县。安史之乱后,鹿泉县改为获鹿县,并在北宋初与石邑合并,合并后仍称获鹿县。明、清两代,获鹿县先后隶属真定路、真定府(后为正定府)。

元代诗人元好问在鹿泉翠屏山一带度过晚年,他守着白鹿泉修《金史》,顺便教朋友的儿子白朴戏剧创作。闲暇时他会骑上马,在古道西风中欣赏翠屏山风景,某次游览龙泉寺后,他写下诗句“柿叶殷红松叶青,黄花霜后独鲜明”。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粒粒金色麦粒,落在这片古老大地,渐渐孕育出独特的韵味。

不仅如此,鹿泉还与中国科技发展史渊源颇深。

鹿泉区南与石家庄市元氏县交界,有封龙山。封龙山为历史文化名山,在中国科技史上也有独特地位。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曾在山中办学,他与元好问是好友。元好问在白鹿泉隐居著述,李冶于是多次坐着马车经土门关而入白鹿泉村,在此留下许多与中国数学史、科技史有关的掌故。

然而,这位数学家无论如何也无法预料,700多年后,这里会聚集一大批科研工作者、企业精英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骨干人才,他们用人文科技之光,照亮了更广阔的山川、田野和村庄。

石家庄市京华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LED高清显示行业领军企业,公司研发部门的杨鹏飞,大学毕业后来到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一干就是15年。他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英才“双百双千”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英才、石家庄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创新技术人才、石家庄市发光青年等荣誉称号,2023年又被评为石家庄市劳动模范,成为工匠精神在科技产业领域的新一代传承人。

河北拓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是生产无人飞行器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该公司任职的喻江峰,曾在国企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文质彬彬的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工业报国”梦想。他所在的企业来到鹿泉后,无人机产量实现了倍增,不仅如此,电路板等重要部件也多来自鹿泉。

在鹿泉,像这样逐步实现梦想的团队越来越多。从普通技术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领军人、带头人的创业者,也越来越多。许多人由“跟着干”到“带队干”,根扎一线、科研报国,为推动中国新兴产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如今,他们的产品分布在各行各业,有的已经“上天入地”世界领先。

在这片群英荟萃之地,“光”的汇集正激发起巨大活力:企业奔赴而来,研究人员奔赴而来,大学毕业生也奔赴而来,他们都是奔着这棵梧桐树“飞”过来的……

“光”之路

白鹿是鹿泉人心中的吉祥物,被视作穿越历史的神奇之光。遥望抱犊寨和翠屏山时,这里的人们总会想起“背水一战”和白鹿的传说。然而,古老的战争烟云早已散去,经济发展的“战局”却正在铺展开来。

在符家庄村人的记忆里,村里大喇叭传出的歌声、戏声,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集体乡愁。后来,村里的大喇叭被家里的半导体收音机代替,谁家有台座式收音机,就算是像样的物件,足以向乡亲们炫耀几句——“半导体”,当时几乎可以看作是高科技的代名词。

当时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身边会出现这么多与时代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优秀企业;更难以想象,夏夜仰望星空时,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天上卫星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紧密联系。

时间的指针拨到2021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作出在城市发展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的决策部署,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第一时间响应。为了顺利推进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建设,区委领导带领全区干部下一线,用情怀和干劲“答卷”,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鹿泉速度”。

我到鹿泉的那天,刚下过雪不久。园区里,大红灯笼映着白雪,分外好看。从石家庄市区赶来的小杜,今天要与在科技园工作的女友约会,他心中甜蜜,呵了呵手,在厚厚的白雪上画下一个大大的“心”。与这浪漫画面和谐交融的,是园区里无处不在的奋进激情。高高的塔吊和脚手架周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在争分夺秒地抢进度、拼质量,工地围着绿色的围挡,为这隆冬时节增添了春天般的生机。

晚上9时,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的刘工走出厂区,开车回家。他的车上放着舒缓的音乐,但脑海里还堆着关于产品设计的一大串问题。爱人打来电话问他何时回家,他说已经在路上了,让妻子和孩子先吃饭。

在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有太多研究所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像刘工一样忙碌;而围绕在他们忙碌身影周围的,还有许多送外卖、送文件、送样品的服务业从业者……在这片创业的土地上,所有人的行动都带有一种默契:快一点,再快一点!仿佛每个人手里都掐着一只看不见的表,催促他们朝着同一个目标奔跑。

这样的速度与激情,推动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这里有以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为龙头的一大批科技企业,在通信导航等领域形成完整产业链。2023年10月,工信部公布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我省6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其中就有“石家庄市鹿泉区专网通信系统设备产业集群”。至此,我省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达到11个,与江苏、山东、安徽3省份并列全国第一。

作为石家庄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的承接地,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积极培育专网通信系统设备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型智能终端,涌现了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代表性企业。不仅如此,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还重点布局新型电子材料、集成电路、现代通信、汽车电子等六大产业,构建集成电路、现代通信、汽车电子三大产业链。这些新概念和新理念,过去在鹿泉人眼中像莲花山和抱犊寨的山顶一样遥远,现在却突然被拉近,来到了身边。

“群”即合力,产业集群就是产业的“航母”。一道光是微弱的,千万道光能够汇成灿烂与辉煌。这正是我在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看到的,那份把担当写在汗水与改变之中的璀璨光芒……

“家”之味

农历腊月十九,距离春节很近了。

园区里,企业依然忙碌如常。只有四处挂着的红灯笼和中国结,让人感受到祥和中那份与众不同的喜庆气氛。

光谷金成科技园总经理何金山一早就出门了。这一天,他只做一件事,就是当一回采购员、做一次大厨。

何金山有厨艺,但他从不张扬此事,只在犒劳企业职工时,才偶尔小露一手。

去超市采购了足够的食材后,何金山又细致地检查了自己提前从老家定州运来的美食——定州焖子。这天,他要亲自下厨做几道好菜,招呼科技园区里的企业家们吃一顿过年饭。用温暖与真诚为优秀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是何金山秉持的经营理念。

在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我接触到不少企业家,他们中许多人把这个地方当作了安营扎寨的“家”。一位经营企业多年的企业家甚至对此作了这样的阐释:“企业找到了家,我才能成为企业家。”

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是企业的家,也是想干事、想创业的人的家。

开发区曾对进入园区的企业作出“黄金承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从研发奖励、人才引进等方面全力支持企业,力度在省内领先;为引进人才,建设数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和两所幼儿园,营造宜居宜业环境;行政审批上“收放结合”,在全市率先设立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实现“园区事、园内办”;投融资推行“市场运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管委会+公司”采取“集团模式”,推动开发区建设市场化运营……

“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身担当拼到底。我们人人都是‘领帮代专员’!”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的一位负责人如是说。所谓“领帮代专员”,正如开发区优质服务的一张名片,是打造千亿级产业中提出的“企业为先、服务至上”理念的具体落实。“领帮代专员”秉持的原则,是“企业最多跑一趟”,是审批“一网通办、不见面”……采访中,我碰到一位来自北京的企业负责人,他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的一些企业格外重视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不少企业家将鹿泉看作投资首选地,正是因为“我们在全国走了很多地方,鹿泉的投资环境、配套设施等各方面都让人满意”。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不仅“造血”,还“引智”:河北工业大学来了,合作建成全省首家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燕山大学来了,建成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一家接一家地建立起来……

崔健,退役军人,43岁离开某重点院校自主择业来到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成立河北砺兵科技有限公司。脱下军装的他,不忘初心。企业的名字里,保留着他浓浓的军人情怀和使命意识。陪同我采访的小伙儿刘玉鹏,毕业于名校,拥有双学士学位。他对我说,鹿泉最吸引他的就是技术优势和奋斗精神。“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我们见面不久,他就向我吐露了踏上这片热土时的心情。

唯有奋斗不负韶华。“90”后白召阳,是一名来自河北赵县的农民工。来鹿泉之前,他在北京学习数控加工技术,掌握了先进的数控技能和管理技术。来到河北鹿泉经济开发区后,他为中国电科产业基础研究院、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做配套加工,“在这里干事业,天气再冷,胸口也像装着一把火……”他朴素的话语,表达着丰富的感情。跟他说话的时候,我的目光正好落在园区的一块巨石上,遒劲的字体赫然写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翠屏山还是那座翠屏山,土门关还是那座土门关,鹿泉也还是那个鹿泉。可是,在人们心里,曾经带给这片土地传奇与荣耀的“白鹿”变了:它从一段历史传说,变成了眼前真切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之路,立于翠屏山顶……

自“背水一战”之后,鹿泉就成为军史上“以少胜多”的代名词;迈入新时代,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让鹿泉的经济脉动更加强劲、充满活力。阳光洒在翠屏山的山谷,科技与自然和谐映照的鹿泉“光谷”,正向我们走来。(陈 晔)

责任编辑:张雨萌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