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晚报观察丨一二三爱心厨房: 烟火气里的人间温暖

2024-01-27 11:11:55 来源:邯郸晚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街边的餐馆、路边的小摊……医院周围的各种喧嚣,会将城市的烟火气演绎得淋漓尽致。在涉县医院附近,有一间专门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做饭场地的“爱心厨房”,深冬之时,通红的灶火却氤氲出“家”的味道。厨房面积百余平方米,燃气灶具、锅碗瓢盆、油盐酱醋一应俱全,每到饭点,人来人往,炉火不息,炊烟袅袅。

这是怎样的爱心厨房?1月24日,记者前往现场进行探访。

爱心厨房 专供病患家属免费使用

1月24日上午10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涉县医院南门,龙湖佳苑小区西侧的“一二三爱心厨房”(以下简称“爱心厨房”)。

这间“特殊”的厨房距离医院5分钟脚程,距离菜场100米左右。此时,陆续有人拎着食材、保温桶走进这里,穿上围裙,开始洗菜、切配……

灶台前一排人拎勺炒菜的场景,乍一看,像极了做外卖配送的饭馆。实际上“做饭员工”们的真正身份却是须长期留院治疗的消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等科室病人的家属。门口红底白字的牌子清晰写着:本厨房专为住院病人及家属免费使用。

为避开做饭高峰,张兴贵成为当天第一个来做饭的人。他的父亲是糖尿病患者,半个月前住进医院,医生要求禁食高盐高糖高油的食物,他每天只能为父亲选食堂里最清淡的饭菜。一星期前,他在抖音上刷到了“爱心厨房”,便开始亲自为父亲做饭。

紧随其后,进入厨房的是56岁的李巧娥,同样也是为父亲做饭。“老人年纪大,只能吃软和儿的饭菜,外面买的都不行。”前一天她听说医院附近有“爱心厨房”,可以免费做饭,当天她特地买了蔬菜,前来体验。

60多岁的老人赵片的和旁边做饭的人都不太一样,他既是患者也是患者家属。前不久,他中风住院,一日三餐,由妻子照顾,几天前,妻子也住进医院,两人吃饭成了问题。本想将就几日,二人在外面买饭吃,但患有糖尿病的他,做完血糖监测后被医生告知:“餐后指标飙升到24mmol/L,必须注意饮食。”说及“爱心厨房”,他说他是最直接的受益人。

大约11时,灶台前都站上了人,缕缕菜香从厨房内飘向门外的街道。

在与前来做饭的家属聊天时记者得知,他们大多是涉县各村的村民。对于他们来说,照顾需要长期接受治疗的患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爱心厨房”已成为他们眼中省心、省钱的好去处。

李巧娥算过一笔账,医院附近有营养的汤菜每份三十多元,两个人一餐就要近百元的开支。来“爱心厨房”,开销减了四分之三。

公益善举 愿意温暖更多人

记者在“爱心厨房”看到,面积百余平方米,分为里外间。里间用来洗涮,外间放置的6个灶台和两张方桌,用来做饭、吃饭。调味品、炒菜锅、燃气灶、油烟机等设备干净卫生,配套齐全。

这么一间“爱心厨房”是怎么来的?闲下来,记者同潘贵芳聊了起来。

潘贵芳是涉县关防乡古台村人。2016年7月19日特大洪水冲毁了她住的村子。

“当时洪水就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地拍打在房子上,我吓得直接昏了过去。”潘贵芳说,危急时刻,村支部书记立刻号召村民,想办法把她送到了医院。

古台村距离涉县医院有40公里,外加洪水冲刷,从村里到镇上,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村民们就用木头做了一个简易的担架,扛着她走过十里水路,到了镇上又换乘了三轮,用了十几个小时才把她送到了医院。

在路上潘贵芳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迷。她睁开眼时,看到这么多人帮助她,当时内心十分感动,心中暗许:“大家和我非亲非故,却都愿意冒险救我,等自己好起来一定要做点好事来回报大家。”

去年九月,潘贵芳儿子杨杰退伍回来,二人开始琢磨为社会做些事情。碰巧杨杰在网上看到了江西肿瘤医院老万夫妇十年坚守“爱心厨房”的故事,就告诉了母亲。潘贵芳听后不禁想起自己住院时的场景:家在村里,住院期间的饭菜都是靠买,想吃口“家”的味道都难。于是,二人便开始租房子、购器具,张罗起来。

两个月后,“爱心厨房”对外开放,但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一直无人问津。潘贵芳到处发“爱心厨房”的名片,在门口用小喇叭喊着“免费做饭”,却处处碰壁,不仅被人误会是诈骗广告,还有路人怀疑“爱心厨房”是一种新型骗局,劝旁人千万不要上当,甚至有不知情的老乡跟她的家人说:“贵芳她是不是傻掉了。”

那段时间,潘贵芳的内心备受煎熬,本想办点好事,结果不但没人相信还备受议论,最后她想到了短视频平台,终于为“厨房”引来了第一拨人。

“当然也有不少人质疑我们,觉得我们在作秀。不过此前,我们就做好了被质疑的准备。”“爱心厨房”运转起来后,潘贵芳的心境也有所变化,“我们治不了他们的病,但能让他们吃好一点,这也算为大家出了一份力。”

爱心厨房 为爱坚守

运营1个多月来,潘贵芳和杨杰喜忧参半。喜的是,自从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这间“爱心厨房”已经帮助许多患者和家属重新尝到了家常饭的味道;忧的是运营“爱心厨房”成本极高,食材、水、电、房租、暖气费……转眼已是年底,比天气更冷的是账单。

杨杰说,运营“爱心厨房”让他切身地感受到做公益并不容易。“起初我觉得房租是最大的开支,但随着厨房的运营,商业用电、商业用水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开支。”现在他偶尔也会怀疑,“我们的‘爱心厨房’究竟会不会像别的城市的爱心共享厨房一样,长久地生存下去,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不断有社会爱心人士源源不断地送来米面粮油,也陆续有痊愈的患者来厨房向他们道谢告别。

比如,卖豆腐的商户路过店口,得知这是为患者家属免费提供的厨房,一口气捐赠了38斤豆腐;张女士得到了“爱心厨房”的帮助,离开时,捐赠了10升油、3瓶2升的酱油、1瓶豆酱、1袋盐;附近卖新日电动车的老板得知此事,一下子捐赠了10大包挂面……

潘贵芳说,通过短视频平台,他们感动了更多的陌生人。“大家都希望我们的‘爱心厨房’能维持下去,这也是我们的动力之一。”

“启发善心,我们希望会有更多人加入爱心公益的行列。”潘贵芳坦言,虽然目前运营“爱心厨房”还有许多困难,但他们一定会尽力坚持到最后一刻,春节过后,儿子会出去打工,她会一直坚守在“爱心厨房”里。

眼下离春节越来越近,众人纷纷回家筹备过年,但潘贵芳告诉记者,“爱心厨房”365天不关门,越是春节就越不能关,因为在这里能让更多患者和家属找到“家”的味道。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赵鸿粼 文/影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