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两会声音 | 李延强委员:让“师徒关系”进校园,让非遗传承活起来

2024-01-23 12:04:33 来源:纵览新闻客户端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李延强委员

纵览新闻记者 呼延世聪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省政协委员,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制片人、主持人,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小强来了”自媒体联盟负责人李延强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促进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师建立“师徒”关系》的建议,提出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师的“师徒”关系,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全国31个地方、36位非遗传承人的深入调研,李延强委员发现,当前,非遗传承人老龄化、传承断层的现象日益严重,许多非遗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同时,学校教育中对于非遗传承缺乏系统的教育,导致青少年对非遗缺乏认知。因此,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

李延强在建议中提到,“师徒”关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承方式,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通过建立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师的“师徒”关系,一方面可以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能推动学校教育与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

李延强委员表示,通过与学校教师合作,非遗传承人可将丰富的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学生,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才,通过教师教学,又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非遗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这种‘师徒’关系的建立,可以让非遗得到传承,让教师得到提升,让学生得到文化滋养,也有利于让非遗传承找到创新路径,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李延强委员说。

为促进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师建立“师徒”关系,李延强委员建议,选拔和培训非遗传承人和学校教师,挑选具有较高技艺水平和良好教学能力的非遗传承人,对教师进行非遗相关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技艺水平;合理安排非遗传承人与学校教师结为“师徒”,并根据非遗项目的特点和学校教育的需求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组织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校进行实地教学和交流活动,同时安排学校教师到非遗传承场所进行实地学习和体验;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和管理制度,确保“师徒”关系的有效运行和非遗教育在学校中的顺利开展。同时,鼓励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参与和合作,共同推动非遗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让优秀的非遗技艺走进校园,让非遗传承起来。

责任编辑:陈亚飞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