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两会聚焦·深度观察|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2024-01-23 07:35: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阅读提示

“加快全面绿色转型,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河北省绿色发展提出了新任务。

全面绿色转型,今年怎么干?如何转?

代表委员们表示,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结构,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

2023年6月24日拍摄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晨景。(新华社资料片 刘满仓摄)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谈及加快全面绿色转型,代表委员们提到最多的是“环保绩效创A”。

省生态环境厅向记者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新增环保绩效A级企业45家,总数达到81家,其中钢铁企业36家,数量全国第一。创A已成为河北全面绿色转型、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绿色转型,推动环保绩效全面创A是抓手。”省人大代表、河北锦宝石集团董事长董香文,将报告中“深化重点行业企业环保绩效创A”的表述着重做了标记。

“今年,企业的垃圾焚烧项目正在按时间节点逐项落实创A方案要求,目标是在今年9月底通过创A考核。”董香文代表说。

河北锦宝石集团主营业务是现代包装纸业、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和热力供应。近几年,企业积极参与环保治理,探索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实现了从“单一传统产业”到“多元化循环经济”的跨越。

“去年,我们投资6.6亿元建设了年产80万吨的包装装饰新材料项目,预计今年6月调试运行。”董香文代表介绍,项目投运后,将实现垃圾焚烧余热多元化利用,生产所需的全部热源均来自垃圾焚烧的余热,全流程实现造纸废水能源化、资源化、效益化,全流程实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钢铁企业创A之后,如何进一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明确提出,完善钢铁行业碳排放“双控”措施。

“我们要在推进绿色转型中持续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为钢铁行业提供低碳排放产品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示范。”省人大代表、河钢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京雷表示。

据介绍,河钢在钢铁行业内率先发布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和碳中和数字化平台,与宝马集团、必和必拓携手“碳减排”,并建设了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

田京雷代表说,今年,河钢将继续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和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落地实施,加速构建低碳排放钢、绿钢、近零碳排钢产品矩阵,积极培育“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推进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研究。

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报告提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抓好排污权交易改革。

“作为全国第一个探索跨区域碳汇交易、全省第一个开展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改革试点的城市,今年承德将强化试点示范带动,以更高标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省人大代表、承德市市长王亚军表示。

当前,承德正积极探索拓展降碳产品交易、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绿色金融等降碳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王亚军代表表示,承德将聚焦“碳达峰试点”建设,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系统化节能降碳,探索碳达峰实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结构,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省。

“张家口风光资源富集,我们要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省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市长李克良介绍,今年张家口将高质量开发和储备电源项目,重点推动大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综合制氢等已批复电源项目实施,围绕打造新能源技术推广基地、新模式应用基地,科学谋划和储备一批风光项目尤其是示范类项目。

同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跨区输送通道和区域电网配套,加快推动大容量储能工程和具备多场景、多路线示范应用的新型储能以及新能源配储项目实施。

“张家口市计划年内实现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3800万千瓦,年总发电量914亿千瓦时,新能源装备制造总产值达到77.4亿元。”李克良代表说。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报告强调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提出加快消除重污染天气,巩固拓展‘退后十’成果。这一方面说明河北省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治污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省政协委员、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崔建升表示。

治理大气污染,让蓝天白云常驻,是群众所愿、民生所系。2023年,河北省设区市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得到巩固。

崔建升委员认为,生态环境治理非一日之功,做好常态化大气污染监管,应注重与立法工作有机结合,从法治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今年河北省将从多方面力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继续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和城市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攻坚行动,深化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监测会商、应急联动和协同应对。

报告关于“健全城乡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的部署,受到代表委员的关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关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针对农村黑臭水体动态变化大、长效监管难、易返黑返臭等特点,应当从‘查、治、管’三方面入手,继续全面排查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崔建升委员建议。

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新增完成4325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大运河沿线村庄污水治理基本实现全覆盖,沿海三市主要入海河流沿线累计完成1658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根据《河北省农村黑臭水体深化排查整治工作方案》,2024年河北省将健全完善长效管控机制,完成年度黑臭水体治理任务;2025年全面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2000平方米以上)治理,并彻底消除风险隐患,全省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存量清零、动态随清。

针对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报告提出,要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截至2023年底,全省累计将5933个地块纳入全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相比2022年底增加1751个,其中5250个地块完成调查评估或治理修复,可以安全(开发)利用,38个地块纳入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今年,河北省将继续加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省生态环境厅将建立并动态更新关闭搬迁优先监管地块清单,组织各地制定年度管控计划并实施,实现污染地块管理全覆盖。同时,强化现场监督检查,组织对建设用地地块定期开展现场检查,及时掌握开发利用现状,严防违法违规开发利用,保障人居环境安全。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针对压减地下水开采量,今年报告提出了新目标,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6亿立方米。”省政协委员、省水利厅厅长崔志清说。

2023年,河北省压减地下水开采量1.89亿立方米,地下水位保持总体回升态势。

为巩固提升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崔志清委员表示,今年河北省将以高效节水灌溉、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灌溉水源置换、河湖清理整治等措施为重点,谋划实施治理项目。

同时,深入推进生态修复。计划5月底前完成沧州、衡水深层水回补试点试验场建设,开展变量回补试验研究,加快推进邯郸黑龙洞泉域治理修复工程,确保年底前完工。

废弃矿山,曾是大地的伤疤。为大地“疗伤”,报告提出了“修复历史遗留矿山4.5万亩”的目标。

“矿山生态修复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专家,省政协委员、省地矿局地质勘查技术中心主任郜洪强,对矿山生态修复非常关注。

郜洪强委员曾牵头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和技术要求展开专项研究,并攻克了长期困扰矿山生态修复的多项难题。

“通过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可以有效消除矿山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修复被破坏的地形地貌景观。复垦出的土地,可以作为建设用地、耕地,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复垦成林地、草地,增加碳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如期实现。”郜洪强委员说。

“报告提出完成营造林600万亩的目标。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环境支撑区,承德今年将持续深化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王亚军代表说。

“今年报告明确提出,强化衡水湖湿地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对此,我们将在稳定水质基础上,统筹做好水生植物与鱼类、鸟类之间生态系统平衡,不断提升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省人大代表、衡水市委书记吴晓华说。

截至2023年底,衡水湖鸟类由建区时的283种增加到334种,青头潜鸭、丹顶鹤、白鹤、白枕鹤、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由原来的7种增至21种。昆虫由原来的538种增至757种,其中33种为河北省新记录。前不久,衡水湖湿地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全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吴晓华代表表示,今年,衡水市将继续开展衡水湖生态补水,加强水体治理,加快建设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站,科学实施增殖放流,推动衡水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责任编辑:张永猛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